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281.
运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滇东南丘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硅质岩,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滇东南丘北地区硅质岩SiO2/Al2O3值除样品P29外均大于80,Al/(Al+Fe+Mn)为0.46~0.76,表明硅质岩主要为生物成因,受陆源碎屑影响较小;(2)硅质岩Ce/Ce*为0.517~0.858,LaN/CeN为1.12~1.80,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模式则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且具有明显负Eu异常的右倾型,表明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3)样品P29硅质岩Eu/Eu*为1.129,反映其受到一定程度热液的影响,可能受峨眉山地幔柱或(和)断裂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82.
郑义  张莉  郭正林 《岩石学报》2013,29(1):191-204
新疆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盆地内,矿体呈脉状产于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地层中.为准确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作者分别对矿区赋矿火山岩和含矿石英脉中的云母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2件火山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96±5Ma和405±5Ma,2件黑云母样品的40 Ar/39 Ar坪年龄分别为240±2Ma和235±2Ma,相应的39Ar/36Ar-40Ar/36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8±3Ma和233±3Ma,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据此,认为矿区内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形成于396~405 Ma,成矿作用发生于235~240Ma;成岩年龄早于成矿年龄约165Ma.因此,铁木尔特铅锌铜矿为典型的后生矿床,而不可能是同生VMS型矿床.考虑到成矿年龄稍晚于区域大规模变质作用(约250Ma),推测成矿作用与阿尔泰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认为铁木尔特铅锌铜矿为典型的陆陆碰撞体制下形成的造山型矿床.  相似文献   
283.
梁新权  周云  蒋英  温淑女  付建刚  王策 《岩石学报》2013,29(10):3592-3606
二叠纪所发生的东吴运动是华南非常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但在构造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以及岩浆-沉积-成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扬子板块,东吴运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二叠世之间,由地幔柱活动引起,表现为地壳的大规模抬升和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而在华夏板块,东吴运动发生时间相对较早,始于早二叠世晚期,可能由古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以及陆陆碰撞引起,主要体现造山作用和前陆盆地的形成以及大量二叠纪花岗岩的侵入。对晚二叠世吴家坪组碎屑锆石所进行的LA-ICPMS U-Pb年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和华夏碎屑锆石所构成的年龄频谱和所反映的信息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来自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72Ma,峰值为259Ma,这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间非常一致,说明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来自华夏板块龙潭组(相当于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明显与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不一样,华夏龙潭组碎屑锆石年龄变化范围宽广,介于250~3652Ma之间,具有258Ma、290Ma、447Ma、988Ma和1880Ma 5个大的峰值以及360Ma、541Ma、823Ma和2500Ma 4个小的峰值。这些锆石年龄,除了2500Ma外,在华夏地块中都有同期岩浆岩出露。这说明华夏吴家坪组碎屑物源复杂,源区经历了复杂的地壳演化历史,包括晋宁、加里东和印支等造山作用。华夏板块晚二叠世早期碎屑物源可能通过造山作用和短距离搬运来自华夏本身。  相似文献   
284.
湖南桑植二叠系茅口组硅泥岩段的有机白云岩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长群  章明圆  郑全锋  丁奕 《岩石学报》2013,29(10):3649-3657
湖南仁村坪剖面二叠系茅口组中段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硅泥质岩,夹含有多层白云岩沉积。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白云石颗粒具有簇状低有序度隐晶质晶体特征,不同于次生白云岩的自形-半自形菱形的晶体类型,应属于沉积孔隙水体埋藏有机质的硫酸盐氧化过程产生的有机自生白云石类型。该层段碳-氧同位素表现出特征的负相关关系,与硫酸盐还原菌作用(SRB)的埋藏有机质氧化强度有关。生屑颗粒白云岩所表现出的重氧同位素特征,代表浅水环境有机质氧化过程特殊的氧同位素分馏途径。4.5m和5.9m处生屑白云岩表现的碳同位素强烈负偏,应与甲烷的硫酸盐缺氧氧化(AOM)过程有关。硅质泥灰岩和钙质泥岩因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早期碳酸钙沉降供应,难以充分发生与硫酸盐还原作用相关的自生白云石化,因而表现出甲烷生成作用带碱性孔隙水特征的重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仁村坪剖面茅口组中段硅泥质岩段的岩石学特征、草莓状黄铁矿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负相关关系等诸多证据,均显示其沉积环境处于斜坡相的富有机质供应和埋藏环境。  相似文献   
285.
河南省几个中生代地层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有 《地质论评》2013,59(4):601-606
笔者认为潭头盆地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地层序列(由下而上)应为:秋扒组、高峪沟组、潭头组、大峪组。汝阳凹陷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地层序列(由下而上)应为:九店组、下河东组、郝岭组、上东沟组、石台街组。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沉积学等方面的探讨,认为潭头盆地K—T界线目前只能认为是"平行不整合"。汝阳凹陷含恐龙等生物群的郝岭组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中晚期。马市坪盆地的南召组与马市坪组的接触关系不是"假整合",而是"整合接触",其地层年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86.
该文根据风电功率计算方法,结合数值预报资料和威宁县探空资料计算了赫章县韭菜坪的风电功率预报值.并对韭菜坪风电功率预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每天的风电功率明显不同,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异较大.比较威宁观测资料计算的韭菜坪风电功率值与T213及ECMWF预报资料计算的风电功率值时,我们发现威宁观测资料计算的风电功率值明显大得多,这是因为数值预报产品经过平滑过滤处理的,风速值仅仅体现了平均状况,而观测资料包含有中小尺度系统,有时风速很大,因此这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8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存在广宁一岑溪推覆构造带,其中带的大绀山推覆构造为震旦系一下古生界变质岩系推覆在上古生界的结晶灰岩(或大理岩)之上,而我国最大的大降坪黄铁矿床就产于大绀山推覆体中。但最新的深孔资料显示,结晶灰岩(或大理岩)为震旦纪大绀山组变质岩系中的夹层。笔者认为云浮大降坪硫铁矿区不存在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288.
皖南山区典型顺层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山区鸟雀坪滑坡是典型的顺层岩质滑坡,其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弯曲,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斜坡初始形成,表面卸荷回弹阶段、上部岩体滑移,下部岩体隆起弯曲阶段、滑面贯通—滑坡整体失稳破坏阶段。滑坡形成沿河长200m,纵向长700m,体积约200×104m3的滑坡堆积体,堵塞大源河并强迫河流发生改道。  相似文献   
289.
秭归沙镇溪镇千将坪滑坡航空遥感调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2003年7月13日千将坪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人机交互解译135m高程临蓄水前航摄像片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千将坪新老滑坡的各要素特征、规模及滑坡前后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千将坪滑坡为老滑坡大部分滑体的复活,目前滑坡整体已基本稳定,但滑体上各部分的调整活动还将继续,东侧边界老滑体遭受了强大的剪切力,滑坡堆积受到严重干扰,近期会不断发生牵引和塌滑。  相似文献   
290.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