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3.
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与吴家坪组的两种接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西地区大隆组与吴家坪组之间存在2种不同的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仅分布于建始、恩施等地;(2)假整合接触,广见于鄂西地区,接触界面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中晚期,2种接触界面的确定是划分碳酸盐台地上Ⅱ型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同时是否定大隆组深水盆地成因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94.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发现三叠纪金矿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在苏尼特左旗地区确定了元古宙地层、韧性剪切带,并发现了金矿化。该区总体属含古老地块并经中生代改造的中古生代造山带,金矿化带产于NE与NEE向构造组成的楔形体内,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围岩为奥陶—志留—泥盆纪英云闪长岩,中新元古界温都尔庙群绢云片岩、绿泥片岩,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安山岩等。金矿石类型包括石英(硫化物)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糜棱岩型。2件含Au石英脉中绢云母的Ar Ar法坪年龄分别为(337 56±0 93)和(236 45±0 53)Ma,根据绢云母的产出特征推断,前者可能代表华力西早期华北板块与蒙古古板块碰撞热事件的时代,并叠加有225 60、247 58Ma的热事件;后者代表金矿成矿时代,与大规模韧性剪切作用主要活动期相同,成矿作用可能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5.
通过对勘探及生产资料的研究,得出3号煤层厚度变化具分区性及厚薄相间且呈带状展布的特点,其变化主要由沉积环境、同沉积构造及层滑构造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96.
云南白秧坪矿化集团中区成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云南白秧坪帮化集中区位于兰坪-思茅印支燕山、喜马拉芽期成矿带的北段,成矿以中生代海相过渡到际相的碳酸岩建筑、碎屑岩建筑夹火山岩建造为基础,喜马拉芽期构造推覆有热液改造为主导作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利用共轭剪切破裂解析出断块掀斜前后的构造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本区喜马拉芽期构造运动有3期,早期表现为云龙-江城褶皱系边部发生较强烈褶皱变形,盆地内部以挠曲变形为主;中期为脆性变形期,整个褶皱出现SN向冲断系统,前期褶皱部分得以强化,其余地区广泛出现宽缓褶皱;晚期为松驰-挤压交替的调整期。  相似文献   
297.
千将坪滑坡滑带地质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千将坪滑坡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发生的第一个大型基岩滑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极大的关注。千将坪滑坡的类型、成因演化等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在千将坪滑坡滑带宏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层间剪切带应力历史分析方法,结合地质体铀系测年结果,得出千将坪滑坡属于新生滑坡的结论。文章研究了千将坪滑坡滑带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形成机制,指出千将坪滑带形成的地质历史成因是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建议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工作中要重视水库新生滑坡,特别是重视层间剪切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8.
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岩石的各种沉积特征表明:①华北地区普遍发育的鲕粒沉积在许多地点和层位是受海平面和水流条件变化影响的异地沉积物,而并非原始的“滩”。不同地点的鲕粒沉积具穿时性,一般由东和南向西和北层位逐步抬高,而并非同一时间的产物,即它们属同性相,而非同时相;②在鲕层中不同结构的鲕粒在一起,是由于沉积过程中不同地方的鲕粒相混合造成的,可称“沉积混合”,有的是在沉积稳定后受差异成岩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可称“成岩混合”;③鲕粒沉积之后普遍为一套藻沉积,基本组分是Eiphyton,,它处于潮坪环境,即藻坪。其中潮渠和干裂较发育。藻沉积的类型有藻斑块,藻丘、叠层石,个别地点发育藻礁;④由于海平面和潮流条件的频繁变化,使藻坪外或藻坪间的鲕粒沉积与藻坪沉积相互交替;⑤张夏组上、下段中鲕粒的形成环境不同,前者主要是较弱扰动条件下的产物,后者主要是较强和中等扰动条件下的产物;⑥综合沉积环境分析归纳出主要沉积相带的基本展布状况,由近陆向外海依次是:潮坪相—受局限水域(或泻湖)相—潮汐坝相—开阔浅海相。  相似文献   
299.
我们作了一条穿过得克萨斯州Galveston岛沙坝坪的透地雷达(GPR)断面,以确定GPR能否用于研究沙坝岛沉积过程和评价长期的飓风频率,沿500m的断面,我们首先以50MHz100MHz和200MHz做了短的试验剖面,以对比不同信号频率礷分辨率和穿透深度,然后我们以100MHz的天线完成500m的断面,我们还作了共中点长排列试验,以求取速度,这些剖面具有几种与收录有关的人为现象,部分地模糊了主要  相似文献   
300.
大降坪黄铁矿矿床 3号、 4号矿体和硅质物的铅同位素指示 ,铅来源于基底混合岩和矿体围岩细碎屑岩的混合 ,灰岩的铅同位素反映是细碎屑岩或基底混合岩和震旦纪海水的混合铅。矿石和围岩 2 0 7Pb/ 2 0 4Pb比值高 ,具有古老基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钕模式年龄与 2 0 7Pb/ 2 0 4Pb显示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说明具放射成因越高 ,铅来源于越老的地壳。块状矿石和硅质物的εNd (0 ) =- 13.9~ - 16 .5 ,钕模式年龄 t DM为 1340× 10 6~ 2 85 9× 10 6a,反映其物源为古老的前震旦纪基底物质。 Sm - Nd等时线年龄为 (2 30± 13)× 10 6a,或许反映了粤西地区古特提斯构造运动的热动力事件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