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1141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61.
对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UHPM)带部分含柯石英包体的锆石及部分进行SHRIMP U—Pb测年的锆石进行划分和讨论后得出为大别-苏鲁UHPM带超高压变质作用(UHPM)年龄而进行含柯石英锆石SHRIMP U—Pb测年.宜从有结晶环带且在环带域或环带核部有柯石英包体的锆石的核部或环带域进行SHRIMP U—Pb测年.不宜从锆石边部获得UHPM年龄。着重讨论杨经绥等(2002)的两颗含柯石英锆石的结构,柯石英包体所在部位。测年数据的意义,得出苏鲁UHPM带UHPM年龄是578Ma(或略大于578Ma)。且这一认识与苏鲁UHPM带内区域地质情况相吻和。锆石中(多在边部)给出的印支期年龄值反映印支期地质作用(流体改造、重结晶等)改造事件的时代。  相似文献   
962.
辽宁省锦州地震台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南山果树农场长岭沟(见图1)。锦州市位于华北断块区北部的辽西断块隆起带上,北部为松辽断陷,东部为下辽河-辽东湾断陷。锦州地震台址位于其次一级构造,耳陴新-锦州凹陷和阊山隆起的交接部位的间山隆起带一侧。  相似文献   
963.
江汉叠合盆地地处扬子地区中部,夹持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中段之间,是中生代中期以来在扬子浅海台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典型海陆交互相-陆相叠合盆地,其中充填了厚逾10000m的中三叠世-新近纪陆源碎屑岩系。据印支期以来的造山活动历程与成盆演化特点,将盆山耦合过程划分为造山前期、主造山期、造山后期与非造山期4个阶段,将盆地充填层序划分为陆架边缘、前陆、断陷和坳陷4个(盆地世代)超层序。依据盆内沉积物碎屑组份分析,发现中三叠世江南造山带进入强造山活动期,白垩纪末进入造山带坍塌后的活动平静期;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主造山活动阶段为晚三叠-早侏罗世,古近纪末处于非造山活动相对平静阶段。盆区整体呈现东部造山活动早,山带隆升早,持续时间长,剥露地层较快较早进入变质岩层段;西部造山活动时间晚,隆升时间相对较晚,剥露地层在早侏罗世初期才依次切入变质岩层段;盆地南、北缘山带总体呈现多幕式差异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964.
应用U-Pb和二次离子探针(法国产SIMS 1270)U-Pb法对大别造山带核部桃园寨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年龄测定,给出其形成年龄为136~129 Ma。这一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核部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和火山盆地,也说明在这一时期,该区的构造环境与北淮阳地区相似。据现残存的火山地貌和标高,及相邻的北淮阳地区的中生代火山盆地及火山沉积物的厚度,推测其剥蚀深度约 3000 m。  相似文献   
965.
大别造山带北麓苏家河地区两种不同基性岩浆作用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匡少平  张本仁 《地球化学》2002,31(6):557-563
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产于大别造山带北麓苏家河地区的基性岩性不同是同一套岩浆演化系列的产物,它们在岩相分带,岩石结构,矿物组合,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岩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东部岩石为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且受结晶分异影响微弱,其化学成分可近似代表原生玄武岩浆的性质,西部岩石则经历了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研究揭示,整个基性岩带可能由不同时代基性岩浆沿桐柏-商城断裂带侵位形成;其中,西部基性岩体年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66.
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别山的道士冲辉石岩、双河榴辉岩和碧溪岭石榴橄缆岩的锆石进行了激光拉曼探针,阴极发光(CL)观察和U、Th等微量元素的微区分析及U-Pb同位素测定,发现锆石拉曼光谱波数和半高宽都能指示其蜕晶化程度,但对于高度蜕晶化锆石,波数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只能通过其特征谱峰半高宽来确定。碧溪岭石榴橄榄岩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拉曼探针分析发现,半高宽和Th/U比正相关,这是由岩浆锆石在变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固态重结晶作用造成的,其可能曾经遭受过约220Ma的热事件扰动。双河榴辉岩锆石则可能遭受了流体参与下的变质重结晶作用的影响。锆石重结晶作用是变质岩中锆石年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7.
大别造山带构造归属:海西期以来地幔化学成分特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西湘以来幔源岩石化学成分(特别是高度不相容元素对比值和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对比值)研究并与相邻构造单元(扬子板块北缘,华北板块南缘,北秦岭带,南秦岭带)地幔特征对比表明,大别造山带中海西期春秋庙-王母观辉长岩,碰撞后晚燕山早期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包括南,北大别造山带)以及产于大别造山带南部和扬子地块北缘的晚燕山晚期碱性玄武岩源区地,均具有富Sc,Cu,贫MgO,低Zr/Hf和高Rb/Sr,Ba/Sr,Ba/La,Nb/Ta,Yb/Hf等特征,源区地幔的这些特点与元古宙以来扬子地幔特征相似,而与华北地幔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反映大别造山带发育在扬子地幔上,根据大量的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指出桐柏-商城-磨子潭-晓天断裂带是秦岭造山带中商丹断裂带的东延,综合研究证实大别造山带主体属南秦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68.
其昌岭基底隆起区泥盆纪地层广布,在不同的区域沉积了不同的岩石组合,在分析研究了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从时、空两个方面,对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基本格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9.
分析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划分该区矿产资源经济区和测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提出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0.
选择了郯庐断裂带安徽段5处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大别造山带东缘断裂带上3处4个样品给出了128~132 Ma的40Ar/39Ar坪年龄; 北部张八岭隆起带西侧和蚌埠隆起东缘断裂带上两处样品一致给出了120 Ma的40Ar/39Ar坪年龄. 等时线分析及其他证据表明这些数据是可靠的. 这些年龄值代表了郯庐断裂带韧性左旋走滑变形的冷却年龄, 北部较年轻的年龄值可能与较缓慢的走滑隆起有关. 由此表明, 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行平移发生在早白垩世, 而不是一些学者认为的印支期. 该断裂带是滨太平洋的陆内平移断裂, 而不是大别—胶南造山带同造山的转换断层或斜向缝合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