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31.
摘 要  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解剖了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在几个重要地 段(猪婆寨、梓树坞、杨岩、大新屋和柳坪)接触关系的性质‚提出宿松群南西部的大别群主 要是变形变质侵入体‚与宿松群为先侵入、后构造的接触关系。在宿松群大新屋组厚层白云 质大理岩之上发现多层透镜状层间砂砾岩层‚沉积和构造标志均显示其层位在大新屋组之上 (新建为梓树坞组)‚对原来认为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底砾岩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32.
大别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碰撞造山带之一,三叠纪时期,扬子板块深俯冲至地幔的200km处,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白垩纪早期,该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伸展和垮塌,以及大规模的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本研究收集了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29°~34°N、114°~119°E)的震相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技术,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进行反演,研究地壳结构与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存在低速结构,该低速结构可能是熔融的幔源侵入物质,由于俯冲板片断裂,或下地壳/岩石圈发生拆沉,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至地壳底部、侵入地壳中,形成大别造山带地壳中的低速结构;同时,合肥盆地显示为低速区,可能是受浅部沉积层影响。研究中横切大别山的4条剖面显示,该地区下方存在北向倾斜高速结构,该高速结构可能是襄樊-广济断层,或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下方俯冲的遗迹。  相似文献   
433.
从Pb同位素组成看东秦岭官坡超高压变质岩片的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表明,东秦岭官坡超高压变质岩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089~18.772,^207Pb/^204Pb=15.571~15.631,^208Pb/^204Pb=38.299~38.829。其铅同位素组成与秦岭岩群及二郎岩坪群一致,而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有明显的区别。结合构造分析可以判断,东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是两个不同的构造带,中央造山带内可能至少发育有两条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434.
大别造山带南坡晚白垩世玄武岩源区地幔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别造山带南坡中生代断陷盆地中出露大量晚白垩世碱性玄武岩类。因岩浆受结晶分异和陆壳混染影响微弱,其成分基本可代表本区原生玄武岩浆。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本区玄武岩具有地壳富集组分Pb、K、Rb、Ba等的正异常和Nb、P、Hf等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DM)和富集地幔(EM+EM)混合源区。玄武岩源区地幔中Pb的富集和Nb、P、Hf等的亏损基本可由中国东部亏损地幔与榴辉岩的混合获得,由此揭示富集地幔端元组成特征可能与晚白垩世前造山带根部榴辉岩拆沉并参与地幔再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435.
开合构造是研究地球开合运动及其构造特征,分析开合构造体系的形成机制,探索地球成因和演化的一种新假说。不同时空尺度的开合构造在地学上存在不同的表现,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以亚欧非邻区巨型开合构造区、地中海大型开合构造区、东大别中型开合构造区为例,研究了开合构造理论在大地构造分区、地震活动以及现代大地测量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1)依据开合构造观点可将亚欧非邻区巨型开合构造划分为俄罗斯构造集群、非洲构造集群、北亚构造集群、中亚构造集群、南亚构造集群及东亚构造集群;(2)亚欧非邻区的强地震活动与构造集群间的新生代开合构造转换带关系密切;(3)地中海大型开合构造区内的地震剖面及震源机制揭示了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构造转换带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合为主;(4)东大别中型开合构造周边的狮子山、黄梅、麻城等台站的地倾斜和地应变、周边GNSS和流动重力观测结果揭示了该区周边存在时间尺度较短、量级较弱的由“合”向“开”的趋势转变,开合运动是近期诸多观测数据趋势出现准同步性变化的共同机理。  相似文献   
436.
大别造山带东段主簿地区广泛分布有不同期次的中酸性侵入岩,其岩浆源区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主簿岩体的岩石学、年代学和主、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以期查明其源区特征及岩石成因。结果表明,主簿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构成。2件二长花岗岩和1件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9.3±1.1)、(131.4±1.2)和(124.7±0.5)Ma。主簿岩体具有较高的10000Ga/Al值(2.4~2.8)、TFe2O3/(TFe2O3+MgO)值(0.74~0.90)和TiO2/MgO值(0.4~1.2),二长花岗岩与正长花岗岩氧逸度均值分别为ΔFMQ+2.46和ΔFMQ+2.64,Ti含量地质温度计指示岩体的结晶温度为806.5℃与822.0℃,为高温、高氧逸度,与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相符。二长花岗岩与正长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地幔拆沉,基性岩浆底侵引起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锆石εHf(t)...  相似文献   
437.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主要构造单元各类地质体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相变温度的观察与测定。流体包裹体类型和成分特征显示,与超高压变质、早期退变质有关的流体成分主要属于盐—H2O体系,减压熔融释放的流体成分主要属于NaCl—CO2—H2O体系,脆性变形期间涉及的成分流体主要属于NaCl—H2O体系。由于超高压变质岩系的快速折返抬升造成的压力迅速降低等影响,各个事件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颈缩及爆裂等捕获后变化,其密度大都已不能反映捕获时的状态。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岩石中常常叠加了与不同流体事件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组合,因此,对群体制样获得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同位素成分等数据所做的各种地质解释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