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元雪  谢锋  蒋树屏  周家伍  陈忱 《岩土力学》2007,28(Z1):490-49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路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以南京-淮安高速公路南京江北段老山公路隧道为依托,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结构--新型棚洞。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5种不同棚洞结构型式进行了优化。从弯矩、轴力、剪力3个方面综合计算分析表明,全拱式棚洞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2.
茶棚银矿属与隐伏岩体/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侏罗系盖层继承下伏基底变质岩系中成矿元素的高背景;隐伏岩体/次火山岩提供热源和部分物源;近SN向断裂为元素富集提供成矿空间。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同类浅剥蚀区隐伏矿体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43.
大管岛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采用波浪能/太阳能/风能多能互补的独立供电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并对多能互补独立电系统的电能输出,在并流、储能与能量控制、用户负荷调节(调峰技术)等技术方面阐明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4.
45.
安达市国土资源局通过超前介入,周密部署,在棚户区用地审批上“做足文章”,推动了该市棚改工作的尽快完。  相似文献   
46.
徐建军 《探矿工程》2009,36(2):79-81
在青—莱高速公路毫山峪隧道塌方段施工中应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施工管棚直径大,钻孔难度大。通过优选钻孔工艺、管棚参数和注浆工艺控制施工质量,大管棚支护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河棚岩体位于北淮阳东段河棚地区,为似斑状细粒黑云钾长花岗岩,具较高的SiO_2和碱质含量,属于偏铝质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含量中等,LaN/YbN与LREE/HREE值均较大,HREE相对于LREE明显亏损,Eu弱负异常,具较弱的Ce负异常,轻稀土分馏较明显,重稀土较平坦,属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高场强元素Th、U、Ce、Zr、Hf,亏损Nb、Ta、Sr、Ti、P。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河棚岩体206Pb/238 U年龄为128.6±2.1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是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河棚岩体的成岩年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河棚岩体属于非造山A型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晚期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8.
邱荣城 《探矿工程》2006,33(5):55-58,61
着重介绍在景洪水电站左岸下游渣场排水洞开挖施工中,对于Ⅴ类围岩洞段,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技术难点,应用超前小管棚预注浆、格栅钢架(或型钢支撑)、顶拱挂网、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措施,安全顺利地进行隧洞锁口和通过洞身段长达574 m的Ⅴ类围岩洞段,其中还包含3条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49.
塔中地区奥陶系特大型棚缘滩体岩性油气藏勘探区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相油气地质》2003,8(3):31-40
  相似文献   
50.
以成都市顺城街人防地下通道工程为实验,在砂卵砾石层管棚水平钻孔施工中,立足现有技术装备条件,应用空气潜孔锤取心钻进技术,突破砂卵砾石层钻进及跟管技术难关,并从设备、器具、钻进及跟管工艺、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