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康勇  杨春和  何正  姜永东 《岩土力学》2010,31(Z1):266-270
针对目前大跨穿煤隧道的研究热点,以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环山坪隧道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大跨度隧道及分析其围岩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对大跨度穿煤隧道围岩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隧道各处等效应力集中对扁平率变化敏感程度不同,拱脚最为敏感,拱顶基本不随扁平率的改变而变化。隧道穿越软弱煤层段时,围岩应力重分布受影响明显,拱顶位移随开挖面不断推进急剧增加,且隧道围岩塑形圈不断向拱顶围岩内部发展。尤其当煤层软弱带与隧道顺层相交时,隧道荷载结构偏压效应凸显,偏压荷载随煤层倾角变陡而增大,易造成支护结构失稳破坏,在设计及施工中应特别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2.
翔安海底公路隧道陆域段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翔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跨公路海底隧道,其两端陆域段位于富水的强风化岩层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施工期间,部分断面发生了较大变形,超过了预留变形量,给二次衬砌的施工造成了影响,而且过大的变形有时还会导致隧道围岩失稳,应寻求一套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和施工记录,并结合数值方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设锁脚锚管、加强临时支护及管井降水等工程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但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富水强风化岩层中修建大跨公路隧道时,将两种或多种工程措施的组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例如,在采用降水(连续墙)+加强临时支护+锁脚锚管的组合方案后,隧道的拱顶下沉减小了46 %~60 %,水平收敛也减小了约30 %。这些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例,研究了局部场地效应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致激励相比,局部场地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影响显著;场地效应对主梁、索塔内力和位移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也不尽相同,须区别对待分析。  相似文献   
34.
潘哲  王会利  姜荣斌 《地震学刊》2010,(Z1):132-135
单索面斜拉桥具有桥面视野开阔等优点,但是由于拉索不能提供抗扭刚度,所以这类斜拉桥的稳定性问题就比较突出。本文以吉林兰旗松花江大桥为背景,对该大跨度单索面斜拉桥的动力特性、抗风和颤振稳定性特别是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的颤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反应谱法对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到自振频率及其各阶振型等参数,然后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验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无论是在最大双悬臂状态还是在成桥状态下,都十分安全。本文分析计算方法可供单索面斜拉桥的抗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5.
采用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建立了苏通大桥拉索损伤识别方法。2个不同阶固有频率之比是仅与损伤位置有关的结构振动参数,据此定义了用于损伤定位的损伤特征指标,并用其来训练神经网络;提出了基于R+^2准则与Jackknife校验的改进RBF算法,以有效地控制RBF网络的过拟合现象。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对苏通大桥斜拉索进行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36.
深水中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斜拉桥为例,采用基于Morison方程的附加动水质量方法研究了动水压力对深水中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中国、日本和欧洲规范中动水惯性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深水条件下应当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日本和欧洲规范,我国规范中动水惯性系数取值偏低,动水压力的影响偏小。  相似文献   
37.
针对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刚构连续梁体系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分别采用粘滞液体阻尼器、Lock-up装置及摩擦型滑动支座3种减隔震方案,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3种方案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3种减隔震装置对矮塔斜拉桥均有明显的减震效果,粘滞阻尼器及Lock-up装置减震效果较好,滑动摩擦支座的减震效果次之。但从结构的正常使用及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分布规律来看,粘滞液体阻尼器的减震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38.
顾碧峰  蔡少云  蒋波 《测绘通报》2005,(1):44-46,60
结合润扬大桥北汊斜拉桥施工特点,介绍大桥施工测量的原则和方法,提出索塔测量的步骤和要求,论证箱梁线形控制的精度和方案.  相似文献   
39.
宁江松花江特大桥主桥结构采用四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结构,在抗震设计过程中采用E1和E2二水平设防,E1地震作用下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E2地震作用下采用非线性时程法进行抗震分析,可以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关于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其平  陈景平 《测绘通报》2011,(9):48-51,69
针对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时主塔的线形控制和索道管测量定位等测景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精确测量并计算出塔梁同步施工产生的不均匀水平力使主塔位置产生的偏移量。然后在主塔测量控制和索道管商精度定位测量中进行修正处理,通过测量误差分析和精度计算的方法,保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时塔柱的线形和索道管测量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