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基于大连长兴岛的一套完整的晚更新世黄土剖面(贺家圈剖面),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所采集的21个沉积样品的粒度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从贺家圈剖面沉积物粒级组分中可以分离出3个代表不同沉积动力以及改造作用的沉积端元组分。并结合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分析,初步认为:端元1可能代表了剖面原始的粒度沉积组分,主峰为近源沉积,次峰为远源沉积;端元2可能代表了沉积物在沉积之后受到的淋溶作用和残积作用;端元3可能代表的是沉积物沉积之后受到的化学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22.
确定自然海岸特征是海岸修复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开发后弃管的无居民海岛却面临缺少历史资料参考的困难。在大连普兰店湾中部前大连岛的研究证明,依据历史影像和现存海岸地质地貌情况可以分析确定原自然海岸位置及性质。1972年KH 卫星影像表明当时的前大连岛仍然保持自然海岸形态,海岸位置在2020年海岸后 方的岛屿陆域内部。结合2020年海岸地质考察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1972年的前大连岛东部、西部分布海蚀崖形式的基岩海岸,南部、北部则分布砾石质海岸。1972—2020年,前大连岛自然海岸全部变化为人工海岸,海岸长度也从约2.38 km 增加至约3.12 km。  相似文献   
23.
利用2017年8-9月期间大连长兴岛海域实测遥感反射率、悬浮物浓度及GF-1 WFV数据,研究了该区域悬浮物浓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发现遥感反射率与悬浮物浓度的散点图存在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将2008-2015年期间辽东湾内其它海域的数据与长兴岛海域数据进行叠加后,可初步推断产生两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疏浚区与非疏浚区悬浮物的粒径大小不同,导致其光学特性和反演算法也存在差异。将两种算法分别应用于2017年9月20日辽东湾及长兴岛近岸海域的GF-1 WFV4影像,发现采用非疏浚区算法反演长兴岛海域悬浮物浓度时,出现明显的低估现象,而疏浚区算法则能较好地反映出疏浚施工过程中悬浮物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基于滨海环境资源特点的大连旅游承载状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环境承载力涉及多维度属性相互制约影响,而传统方法中对于各属性间影响程度及游客偏好选择的判定则较多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感知。因此,针对处理多属性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及主观性,提出基于蒙特卡罗模拟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借助上述模糊综合评价修正模型针对大连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解释与分析,成功缓解了在模型度量与数据分析环节所出现的主观偏误缺陷,从而有效提升了大连市滨海旅游景区有关阈值综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稳健性。评价结果表明,当前大连市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可以判定为“适载”;在影响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的6项要素中,游憩环境要素与气候要素的评价分数较高,最低评分数值指标为景区游客管理状态。  相似文献   
25.
针对金普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管制区研究不合理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建设用地管制区的用途,结合金普新区实际情况,利用Map 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定量确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定范围,并与金普新区现行的管制区划定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适宜金普新区规划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合理划定,提出符合县域实际发展状况的管制区划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大连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与旱涝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近50a逐日降水资料,对大连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时间演变及其与夏季羊涝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大连夏季羊涝与暴雨过程关系密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7.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8.
黄文骞 《测绘工程》2004,13(2):61-62
梁开龙教授,194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0年7月至1965年7月在北京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学习(本科).1965年7月至1978年8月在沈阳军区测绘大队工作,历任技术助理、副队长、工程师等职.1978年9月,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历任教员、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1998年底从领导岗位退下后,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现为该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9.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能片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空间评价,以期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以位于市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的区域得分最高,西、北部市郊结合部排名最后,部分远郊区宜居性虽然较好,但各指标分值差异却很大。总体而言,大连城市宜居性在空间格局上体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差异程度变大的特性,该空间特征分析结论与行政区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王新滨  冯新 《中国地名》2010,(8):F0004-F0004
中国狮子联会大连(382区)会员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5月30日,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举办了2010~2011年度中国狮子联会大连(382区)理事会成员就职典礼暨向前总监致敬大会。中国狮子联会副会长刘小钢,中国残联国际部主任、中国狮子联会秘书长陈亚安和来自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及深圳等8个城市的近700位做出杰出贡献的狮子会成员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