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7 毫秒
71.
提出空间碎片观测中对拖长背景恒星的测光算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迭代法对目标图像进行局部阈值分割提取,得到的二值图像通常包含多个连通域.最后对各连通域块检测判断,计算出目标的星等,达到测光的目的.通过与天文图像和数据处理软件IRAF的测光结果对比,此算法的误差在0.02mag左右,可以达到测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73.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是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的大型铅锌矿床,一直以来缺乏精确的成矿年龄数据,致使其成矿构造环境存在争议.获取了闪锌矿Rb-Sr年龄,联合H-O、C-O同位素数据,以确定其成矿年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构造环境.闪锌矿Rb-Sr年龄为348.5±7.2 Ma(MSWD=1.10),表明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热液矿物δDH2O、δ18O值分别为-19.3‰~-58.1‰、-1.4‰~0.6‰,沿海水与地层有机质反应线分布,并有向雨水线漂移的趋势,说明成矿流体中水是海水与地层有机质反应并加入雨水的混合体.热液方解石δ13C、δ18O值明显分为两群,分别为-1.7‰~-1.6‰、12.9‰~15.2‰和-6.5‰~-4.9‰、19.3‰~20.2‰,暗示成矿流体中C、O可能来源于赋矿围岩溶解作用和有机质脱羧基作用.闪锌矿(87Sr/86Sr)i值为0.710 42 ±0.000 13,高于赋矿围岩Sr同位素值而明显低于基底Sr同位素值,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与基底.结果表明川滇黔地区存在两期铅锌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与古特提斯洋张开有关的伸展构造环境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有关的收缩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4.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天摩沟于2007年9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和2018年7月分别发生大型和巨型泥石流,4次泥石流活动均不同程度堵塞主河帕隆藏布,淤埋国道318或摧毁桥梁,堰塞湖淹没村道、溃决造成下游塌岸,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尤其是交通干道造成极大危害。文章针对以上4次泥石流活动,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泥石流发生前的孕灾背景进行解译,同时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和地面调查对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和成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天摩沟内冰川发育,年际变化大,目前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方式为岩崩和堵溃,其中2018年和2007年为岩崩引发,2010年为堵溃引发,该沟同时具有冰川泥石流和降雨泥石流的特征。(2)经历了2007年和2010年3次大规模泥石流后,天摩沟内斜坡类物源储量增加了19.6%,绝大部分启动的冰碛物和崩滑物源都转化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或冲出沟口。(3)天摩沟2018年泥石流容重为2.10g/cm^3,为黏性泥石流,流速快冲击力强,帕隆藏布河道受到挤压多次变道,历史上最大偏移距离为190m。(4)2018年7月11日泥石流成因为降雨条件下加剧冰川消融引发主沟沟源右侧岩崩,形成多阵次泥石流,主泥石流体积18×104m3,淤埋G318近220m。后续依然具有暴发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建议进行防治降低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5.
洞穴分布特征及地貌演化研究是洞穴科普活动及洞穴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了解九洞天景区洞穴系统大型串珠式天窗群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对溶洞的规模、形态、发育方向及分布高程进行实地考察。将地理学“将今论古”的思想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相结合,探讨九洞天洞穴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地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九洞天洞穴系统发育地层以二叠系茅口组地层为主,发育受断层节理和水文条件控制,溶洞发育方向多为北北东、北西和东南方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受第四纪间歇性抬升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控制的影响,洞穴系统垂向分布大致集中在1 150~1 220 m、 1 220~1 270 m、1 270~1 340 m三个海拔范围内,与区内古河道垂向分布具有相似性;九洞天洞穴系统和地貌演化经历油菜河伏流及底纳寨干谷形成期、梯子崖伏流及张家寨干谷形成期、九洞天伏流和大天桥干谷形成期三次大的发育阶段,形成九洞天景区天窗溶洞、明暗流和古河道并存的典型喀斯特格局。   相似文献   
76.
77.
<正>百岛洞头,犹如一串镶嵌在东海万倾碧波之上的珍珠,山清水秀,山海兼胜,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以"石奇、滩佳、礁美、洞幽、鱼丰、鸟多"著称,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的意境。地处浙南沿海,温州市瓯江口外,"外载海洋,内资三江",区位优越,由103个岛、259个礁组成。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山海兼胜,云海变幻,风光旖旎,引人入胜,是浙江省唯一以县冠名的风景名胜区。共有9大景区、400多个景点,加之人文景观与海岛风味,是一个集绝壁奇滩、海  相似文献   
78.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及WRFDA(WRF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系统,针对2017年台风“天鸽”个例通过同化雷达径向速度(Vr)和反射率因子(RF),研究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资料同化对台风分析预报的影响。研究表明:雷达径向速度的直接同化有效地改进了模式初始场中台风涡旋区的中小尺度信息,分析场中产生了气旋性的风场增量,对模式背景场中的台风有显著增强作用。通过在传统控制变量中扩展针对水凝物的控制变量可有效地同化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对初始场的水物质进行调整,并对随后确定性预报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都有一定的正效果。此外,相比没有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同化试验,加入了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雷达资料同化试验降水预报效果更好。这为将我国近海的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用于台风初始化分析和预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基于天绘影像的困难地区地形图测制技术,针对困难地区地形图的特点,分析影响地形图测制的因素,总结了提高困难地区地形图成果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用ASM/RXTE数据对Crab天区的直接解调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技术,对ASM/RXTE的模拟数据和Crab天区观测数据进行了成像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技术,可以利用正在运行的X射线天卫星RXTE上的全天监测器ASM实现硬X射线天空的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