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春来  熊国庆  董国明  崔伟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02-67040002
近年来,扬子地块北缘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渝东北城口厚坪五峰组—龙马溪组砂、泥岩进行系统采样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角度,来探讨该时期砂、泥岩物源源区及其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砂、泥岩主量元素SiO2含量为39.57%~87.16%,多数高于北美页岩,Al2O3含量为3.41%~14.98%,均低于北美页岩,MgO、CaO、MnO2和P2O5含量明显低于北美页岩,相比于四川盆地川南长宁—双河五峰组—龙马溪组泥岩,渝东北城口具有高SiO2和低MgO、CaO的特点,表明城口五峰组—龙马溪组泥岩碎屑组分主要以粉砂质和硅质等陆缘碎屑为主;微量元素Sc、Sr、Co、Zr、Hf较北美页岩相对亏损,V、U、Sb、Ba相对富集,Cr、Ni、Nb、Ta含量相近。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均表现为略微向右倾斜的配分模式,多数具有δCe负异常,观音桥段和龙马溪组δEu正异常指示了该时期存在海底热液活动。砂、泥岩主、微量元素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图解表明沉积物源区源岩具有多样的物质组分,以长英质岩为主,同时混入了花岗质和安山质岩石组分;源岩形成时的构造背景主要为被动陆缘环境,少数为活动陆缘和大陆岛弧环境,这一结果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区域地质背景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成礁背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现生物礁滩作为重要储集层后,有关礁的形态和规模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解析该地区礁的古生物组合、古生态结构和沉积环境,以此为基础系统论证生物礁的沉积序列。礁的建造方式可归属于珊瑚骨架礁丘、层孔虫—海绵骨架礁丘、海绵—层孔虫骨架礁丘以及管孔藻—层孔虫骨架礁丘几种生态类型,这些骨架礁丘无论从造礁生物多样性、生态组合特征以及造礁规模,皆不同于前时代的前寒武纪叠层石礁、寒武纪古杯礁、早奥陶世的灰泥丘和托盘海绵礁,而呈现出单个礁体厚度大、发育旋回多之特点,多期礁体的垂向叠加、横向迁移造成礁体叠置连片, 形成了呈条带状展布的大型生物礁群。  相似文献   
103.
香山群的解体及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一带的香山群,由于各种原因,其时代和地层的划分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最终聚集在两个问题上的分歧:香山群的地层构造和化石产出部位的沉积构造环境分析上。根据野外的实际观察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香山群的构造并非成简单的单斜排列,各个单元的沉积也各具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三亚群(包括徐家圈组第四段)为秦—祁—贺裂陷槽裂陷初期的产物,分布于盆地的东缘,时代为中寒武—晚寒武世;第二亚群(不含徐家圈组第四段)和第四亚群为裂陷槽裂陷中晚期的产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北缘,时代为奥陶纪。结合区域地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早古生代贺兰裂陷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及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4.
湘西北早奥陶世南津关组生物丘(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湘西北张家界市温塘早奥陶世南津关组中部发现了小型生物丘 (礁 ) ,它们位于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斜坡毗邻的开阔台地边缘。经研究组成该生物丘 (礁 )的主要造礁生物之一是瓶筐石 (Calalhium) ,它具有固着、吸附和粘连周围生物或生物屑的造礁作用。笔者等的研究证实这类生物在早奥陶世南津关期业已出现 ,并有了初步繁盛 ,在此基础上 ,至红花园期有了更大的繁荣 ,广泛出现在扬子区。  相似文献   
105.
按照岩溶化特点,黄骅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由大气水溶解形成的岩溶、有机酸溶蚀古岩溶及埋藏热液古岩溶。其中,控制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大气水岩溶对潜山油气聚集起着显著的作用,它的形成与黄骅盆地演化过程中三期(加里东、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重要的碳酸盐岩暴露事件有关。这三期与古抬升相关的岩溶作用相互叠置在一起形成古岩溶复合系统,在黄骅盆地中,由加里东、印支—燕山期岩溶叠置的古岩溶复合体拥有较多的有效孔隙及缝洞,有利于油气的储集,是黄骅盆地中最好的碳酸盐岩储层。同时,古岩溶复合体的形成时间对潜山油气运聚起着决定性作用,发育于中新生代的大气水岩溶是“新生古储”油气聚集的有利因素,但对古生界原生油气聚集不利。加里东期岩溶、埋藏热液古岩溶及有机酸溶蚀古岩溶则对古生界原生油气聚集有利。  相似文献   
106.
一提起‘煤’,大家都知道必须到泥盆纪以后的地层中去找,更确切些说,泥盆纪以前的地层不可能有煤。可是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的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正以冲天干劲大办工业,在寒武和奥陶纪地层里发现了煤矿。 寒 武 系  相似文献   
107.
克拉通盆地的地层层序格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8.
葛中华  沈文 《江苏地质》1994,18(2):91-96
徐州某矿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上开采矿井突水的水文地质初步研究葛中华,沈文南京大学,南京,210008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贝怀成淮阴市矿务局,淮阴,223001PreliminaryReserchintheHydrogeologyofWate...  相似文献   
109.
寒武—奥陶纪时,在中国南方曾经存在一个十分壮观的大陆斜坡,现今主要沿着无锡—皖南—赣西北—鄂东南—湘西—黔东—广西呈—带状分布。据研究,该大陆斜坡发育完好,无论其规模还是矿藏拥有量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进一步加强斜坡的基础地质研究,对于阐明其形成机理和演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这里仅讨论九种确定古大陆斜坡方向(倾向)的方法,旨在为恢复岩相古地理以及解释斜坡沉积物的成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0.
安太庠 《地球科学》1993,18(6):777-791
华北地台是我国最大的早前寒武纪克拉通,一般认为其演化史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早奥陶世末到中石炭世初存在着巨大的沉积间断,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地台外缘仍发育着上述间断期间的地层,从而可据此揭示出该时期地台的地史经历,大陆边缘的位置和性质,早古生代期间地台内部主要受南部被动大陆边绝缘的影响,海水源自古秦岭洋,朝鲜半岛上的所谓“临津江带”不宜与秦岭造山带比,鄂尔多期盆西缘大陆的确定,提示早古生代时阿拉善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