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8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21.
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孝红 《现代地质》1994,8(3):259-263,T002
本文介绍了湖北长阳花桥下奥陶统几丁虫的分布发育规律,讨论了几丁虫的地质意义,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作了对比,指出了该几丁虫动物群生物古地理的亲缘关系,并对部分几丁虫种进行了拟定与描述.  相似文献   
322.
李向东  陈海燕 《地球科学》2020,45(4):1266-1280
为缩小等深流沉积研究中的现代海洋研究与地层记录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和探索中-晚奥陶世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大洋环流体系在海相深水油气勘探中的意义,在详细的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对有关沉积构造进行了古水流和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1)非水道环境下约有1/3的小型交错层理古水流方向与区域斜坡方向垂直;(2)水道环境下普遍发育双向递变沉积构造,包括平行层(沙纹层)-均匀层-平行层(沙纹层)、条纹条带和双向粒序层3种类型.上述特征可解释为深水斜坡环境下的等深流沉积,并识别出非水道型和水道型2类,后者又分为部分改造型和完全改造型2亚类.   相似文献   
323.
324.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奥尤特铜-锌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为了获得该矿床的形成年龄,笔者首次对奥尤特矿床铜-锌矿石中的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所测样品的有效坪年龄值为(286.5±1.8)Ma(2σ),等时线年龄为(287±10)Ma(2σ),MSWD=0.45,40Ar/36Ar的初始值为284±74,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该结果可能代表绢云母的形成时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室内岩(矿)相学研究结果表明,奥尤特绢云母和铜-锌硫化物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可以推测奥尤特铜-锌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属海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5.
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是影响动物演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奥陶纪特马豆克期处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爆发的前夕,该时期生物多样化水平已经逐渐升高,但前人对该时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演化仍缺乏深入研究。保存良好的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铀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全球海洋整体的氧化还原水平。文章对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铀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底部出现一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TSICE,同时δ238U均值从-0.65‰±0.12‰增加到-0.26‰±0.15‰,表明该时期海洋经历了从缺氧(铀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表明,全球海洋至少被2.56%的缺氧水体覆盖)到氧化程度增高的过程。这一环境变化过程与生物礁组成中的后生动物成分相对于微生物成分明显升高的过程相吻合。发生碳、铀同位素正漂移可能分别与海平面下降及海水表层温度降低而有利于海洋氧化水平提高相关。  相似文献   
326.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在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广泛发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钻(测)井资料、岩芯观察描述、室内样品分析等,对其混合沉积的沉积特征、沉积类型、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沉积物组分的混积岩...  相似文献   
327.
奥陶统宝塔组是扬子板块分布广泛的标志性地层单元,因富含类型多样的头足类化石及发育特殊的网纹状构造而闻名。目前,有关宝塔组沉积时期水体深度的分析都是基于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的定性推测,而且争议较大。笔者等在黔北尧龙山地区宝塔组采集到大量原域埋藏的头足类化石,根据它们的隔壁强度系数(Septal Strength Index,SSI)与聚爆深度的耦合关系,首次对这些头足类生活时的古海水深度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选取符合SSI分析条件的16块Sinoceras和12块Michelinoceras标本,系统分析了SSI分别与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SI随壳体长度及隔壁间距的增大而增加,随顶角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但与内部构造单一参数的相关性不大,可能受到多个内部构造参数的共同制约。定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尧龙山地区宝塔组中共埋出现的Sinoceras和Michelinoceras的SSI分别为5.564~10.829和11.432~19.532,对应的生态深度大约分别为128~169 m和228~280 m,表明两属头足动物生活时可能已经出现明显的生态分层现象,古生物地理区系也出现一定...  相似文献   
328.
塔河油田开发实践揭示储集体空间连通程度决定了油井产能。识别、描述顺层岩溶储集体的发育特征,阐述该类岩溶垂向分带性和岩溶机制对于塔河全区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岩石薄片、钻/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以岩溶水循环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初步将塔河地区层控岩溶定义为受有利相带、初始层、次级界面和层内断裂等几个因素单独或者联合控制,形成了一套呈层状展布且岩性、物性以及油气生产等方面均有别于上下地层的储集体的一种溶蚀作用。明确了层序界面、断裂和沉积环境共同作用控制了层控岩溶型储集体的发育,并总结了岩溶峡谷区向斜汇流型和局部宽缓平台区单支水系渗流型两种岩溶模式。这两类模式体现了塔河油田不同构造背景、水系条件和断裂规模等储层控制因素的差异性,对于合理辨析层控岩溶在储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29.
陈花  程丹  徐磊  林秋奇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11,23(5):801-805
秀体溞(Diaphanosoma app.)是华南地区水库中枝角类的优势属.于2000年对广东省19座大中型水库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采样和2001 -2006年对飞来峡水库、新丰江水库和大镜山水库分别进行了16、12和7次采样.这19座水库的样品中,5座水库仅有模糊秀体溞(D.dubium),8座水库仅有奥氏秀体溞(D....  相似文献   
330.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胸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77例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表现,男51例,女26例。其中CT表现阳性50例,年龄1月~14岁,平均5.5岁,中位年龄3.9岁,婴幼儿组(≤3岁)21例,学龄前组(3~7岁)14例,学龄组(≥7岁)15例。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识别肺内病灶位置、肺内病灶CT表现、肺部伴随CT表现、病灶累及范围及影像分期。结果:肺部CT表现阳性50例(64.9%);病变好发于两肺下叶、胸膜下,近肺门区病变最少,病变数量单发、多发、弥漫分布均有,以弥漫分布最为多见。磨玻璃结节16例(32%),实性结节20例(40%),片状实变24例(48%),片状磨玻璃30例(60%),实变和磨玻璃20例(40%),片状磨玻璃最多见;铺路石样改变4例(8%),小叶间隔增厚12例(24%),树雾征12例(24%),血管增粗13例(26%),胸膜平行征7例(14%),反晕征6例(12%),充气支气管征17例(34%),均无空洞表现;胸腔积液5例(10%),胸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