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84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孕震前兆场图象演化的整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2.
地震前地震活动周期谱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最大熵谱方法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应用这一方法,通过对24次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活动增强区内地震活动度的周期谱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认识:① 在孕震过程中,地震活动增强区内的活动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周期谱不同.正常时段的周期谱长周期与短周期并存,而震前阶段只存在短周期(平均为长周期的43%左右),长周期消失;② 震前出现短周期的时间与震级有关.8级地震一般为震前数十年乃至上百年,7级地震一般为30年以上,而6级地震一般为20~30年.对于同震级地震,其出现短周期的时间还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华北地区较西部地区长.应用坚固体孕震模式对以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运用最大熵谱方法进行强大地震的趋势预测思路,并将此思路应用于实践,对云南武定6.5级和丽江7.0级两次地震进行了预测尝试.从而为6级以上地震的趋势预测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53.
程万正 《地震学报》1999,21(2):214-217
当岩体内部含有微观或宏观裂隙时便认为受到损伤(Damage).因为这些内部的裂隙并不总是能简化为一个或数个宏观裂纹,尤其在疲劳和蠕变条件下,宏观断裂前往往在薄弱区出现许多微观裂隙,或存在一个“损伤区”.近年将这类微观裂隙的力学作用理解为连续变量场或损...  相似文献   
54.
西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截止2004年的西北地区GPS和跨祁连-龙首山构造带的红外测距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及单一力源反演,研究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西北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尤其是大震3年后,即当前的构造形变与应力场态势;获取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上可能反映中强以上孕震背景的高应变能积累区、段,以及可能的潜在震源。结果表明:青藏块体北缘地区经8.1级大震后的短期松弛和调整,目前正在恢复印度板块北东向碰撞推挤背景场的主控作用。而北天山构造带中段及其与西段的交汇区、南天山构造带中西段及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交汇区、阿尔金断裂中段、祁连山构造带中东段及其与海原断裂的交汇区、西秦岭北缘断裂与庄浪河断裂东南延伸线的交汇区域等具有相对高应变能积累背景;临泽与海原这两个地区也反映一定程度的应变能积累状态。  相似文献   
55.
对2003年北黄海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背景、地震序列、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及地震学参数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次地震为前-主-余型,经历了一个活跃-平静-发震的过程;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和一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  相似文献   
56.
简要介绍了主要地震研究国家在地震观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地震成因、强震机理、地震预测研究的意义,同时对地震观测研究的基本途径和发展方向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7.
笔者和桂林地质矿产研究院合作研制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等产品,并开拓港澳市场,几经周折,已逾21个春秋。其系列产品的雏型,于2000年完成。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在港澳这一国际橱窗中,显出了它不凡的英气。  相似文献   
58.
《探矿工程》2007,34(9):45-45
钻头中心主要从事各种钻具、钻头的研究、开发和营销,自成立以来,依托雄厚的科技实力,先后研制成功了几十种大口径钻具与钻头,研制的PZ系列组合牙轮钻头和大口径无循环钻具分别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几年来产品直接创产值2亿多元;研制的8系列、12系列镶齿滚刀畅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地区,并成功地应用于直径3000mm、孔深50m、岩石硬度100MPa的超深、超大口径、极硬地层钻孔中,在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9.
开阳县地质条件复杂,区内山地灾害频发,在进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岩组、斜坡结构、断层、水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影响因子作为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因子。基于GIS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进行开阳县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因子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敏感性指数(E)分析各因子对开阳县斜坡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在高程515~993 m、坡度20°~50°、坡向为东南、西和西北向、软质岩组、顺向坡地区、距断层1 000 m以内、距河流800 m以内、NDVI值处于-0.098~0.181的区域,为开阳县地质灾害敏感区;坡度、岩性、坡向、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高程6个因子为开阳县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NDVI和斜坡结构具有较低的敏感性;进一步分析表明,NDVI敏感程度很可能受高程1 288~1 664 m区间和北向坡向限制;斜坡结构敏感性主要受坡向东、西2个方向限制。研究成果可为开阳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云南省单台地震预报6年报准了12次5.2~7.3级地震。总结了反映孕震过程的矢量凹形、应力凹形、地电凹形等3种凹形震兆,阐述了水汞、水氡突跳,形变相关系数和地磁最大相关系数等前兆图像及其预报作用。认为:按照以场求源的思路,追踪孕震过程,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