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31.
自从国家明文规定土地有偿使用可以收取出让金以来,各地关于土地出让金的概念定义、收取标准和收取办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固然是国情所致,但笔者觉得,既然是一项重大的政策,就应该统一概念,统一认识,在对政策统一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区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  相似文献   
32.
地震动持时作为表征地震动的三要素之一,其对震害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在地震动持时的定义方面,目前没有统一且明确的概念,文中给出了广义的地震动总持时和强震持时的定义,研究者们根据各自领域的研究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持时.持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绝对持时,即基于加速度绝对值阈值的括号持时;二是相对持时,也就是反映地...  相似文献   
33.
刘红俊  冯义钧  和锐 《中国地震》2021,37(1):148-155
以1999-2019年底正式颁布的地震标准中的术语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工作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类统计、逐条分析,提出了地震标准中术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按照对比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示例及分析结果,并对地震标准化术语工作及术语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4.
目前,Inph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针对航空三线阵影像具有较为成熟的处理流程。但是随着摄区环境和飞行成本要求的不断提高,航线方向不再局限于坐标轴方向,斜飞模式逐渐增多。本文在Inpho系统DOM影像制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交互式方位角定义在ADS影像生产中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优化Inpho系统针对ADS数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5.
何谓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因此可以认为,定义属于概念范畴,是人们从无数感性认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下定义难度很大,尤其是权威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36.
冰湖的界定与分类体系——面向冰湖编目和冰湖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晓军  刘时银  韩磊  孙美平 《地理学报》2017,72(7):1173-1183
冰川湖泊(简称冰湖)不仅是高山区重要的水资源,而且是许多冰川灾害的孕育者和发源地,在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和山地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系统讨论了现有冰湖定义及存在的问题,从冰湖编目和冰湖灾害研究视角提出冰湖的定义,指出现有冰湖研究主要是基于“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这一冰湖定义的。同时,从冰湖形成机理、地貌形态和空间分布位置将冰湖划分为冰川侵蚀湖(冰斗湖、冰川槽谷湖和其他冰川侵蚀湖)、冰碛阻塞湖(终碛阻塞湖、侧碛阻塞湖、冰碛垄热融湖)、冰川阻塞湖(冰川前进阻塞湖和其他冰川阻塞湖)、冰面湖、冰下(内)湖和其他冰川湖6大类及8个亚类,并给出各冰湖类型相应的遥感判识指标和定量指标,以期建立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冰湖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37.
东北冷涡的定义、识别与定量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婉昭  李辑  胡春丽  李晶  焦敏 《气象科学》2017,37(3):394-402
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切断低压中典型多发系统,东北冷涡的定义、识别方法及气候特征的相关研究进展。东北冷涡识别方法包括主观识别、客观识别及主客观识别结合等。主观识别工作量大且可重复性低,客观识别是东北冷涡未来研究的重点。现阶段东北冷涡研究主要侧重于气候学研究,其定量化研究以物理形态及相关指数两个方面为主。东北冷涡概念化及定量化定义的完善,公开客观的数据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内部机理研究及业务转换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8.
爆发性气旋又称“气象炸弹”,定义为在考虑地转调整到60°N时气旋中心气压加深率大于1 hPa/h的快速发展的气旋,具有中心气压急剧降低、强度急剧增大的特点,多发于洋面上,对海上航行安全及沿岸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爆发性气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爆发性气旋的气候学特征、结构特征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对爆发性气旋的研究工作,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爆发性气旋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将来对爆发性气旋的研究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39.
设(X,d)为完备的距离空间,f是映(X,d)到(x,d)的算子。  相似文献   
40.
沉积物的系统描述对于沉积物的研究和信息传达及演绎都是必要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速记方法(包括相应术语),“是对给定沉积物的物理信息的定义,使之能够在地质学家之间得以交流”。“这些术语应该是描述性的、客观的和精确的”,因此,建立一种统一沉积物分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