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3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宝山尾矿重金属风化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大宝山尾矿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对矿区不同采样点的尾矿进行了风化淋滤实验,结果表明,淋滤液的pH值很低(2.5~4.8)并随着淋滤的进行继续降低;淋滤液的电导率不断升高;淋滤液中的SO42-浓度有波动,但变化不大。淋滤液中有次生矿物沉淀生成,吸附了部分重金属离子。经过30d的淋滤,重金属Mn的淋滤率最大且可迁移性最强,Pb的淋滤率最小且沉积性最强;拦泥坝泥浆释放的重金属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62.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成印  王根厚  李永胜 《地质通报》2010,29(203):436-445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宝山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地县较齐全,构造复杂多变,燕山期小岩体众多.矿体的形成除与花岗质岩体直接相关外,受区内地层和构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通过对宝山铜铅锌矿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化规律、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矿找矿思路,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65.
粤北大宝山-雪山嶂地区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曲江大宝山外围1:5万成矿预测的工作成果,概略地总结了大宝山-雪山嶂地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系列和矿床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东北陆块群是中亚造山带的主要构造单元,关于其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属性的判别、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及增生造山演化过程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热点。兴安增生地体被认为是东北陆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前寒武纪沉积-岩浆记录的大量缺失,使得奥陶纪沉积-岩浆事件成为研究其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对出露于兴安增生地体奥陶系的多宝山组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分析,旨在准确限定多宝山组的沉积时限,揭示其沉积环境及物源区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大扬气镇南、花朵山南部及伊尔施西北部三个地区的多宝山组变质砂岩的最年轻锆石年龄分别为481±5Ma (D9088)、462±5Ma (296NJ-1) and 473±11Ma (HDG06),类似于其对应加权平均年龄482±3Ma (n=12)、475±6Ma (n=10)和483±8Ma (n=7),由此限定多宝山组的沉积下限为早-中奥陶世。其中1.0Ga样品数量最多的锆石年龄为462~520Ma,峰值年龄为516Ma、497Ma和482Ma;次者在790~980Ma,该年龄区间出现969Ma、830Ma、788Ma、760Ma等峰值; 1.0Ga的具有较弱的峰值(1321~2410Ma),主要为1882Ma和2410Ma两个峰值,以上所有峰值与额尔古纳地块内部同期岩浆岩体完全吻合,说明所研究样品的物源区主要来自额尔古纳地块。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多宝山组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发现自东向西越靠近额尔古纳地块,多宝山组碎屑锆石ε_(Hf)(t)值越小,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越老,暗示物源区基底古老物质逐渐增多。结合奥陶系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我们推测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反映了由活动大陆边缘向额尔古纳地块内部过渡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7.
广东大宝山南部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新 《矿产与地质》2006,20(2):142-146
宝山南部铅-锌矿床赋存于大宝山向斜内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亚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有关,通过对该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对比矿区外围凉桥—新江、官坪—大镇两个有利成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认为,这两个远景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大宝山南部铅-锌金属矿床基本类似,在矿区外围多个矿化集中区中,最具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8.
张德全  姚志强  赵玉明 《矿床地质》1998,17(Z3):599-602
黑龙江省多宝山矿田内,存在着中华力西早期、中华力西晚期和晚华力西期3次晚碰撞(造山)花岗岩类岩浆活动以及3期水热蚀变和Cu (Mo)成矿作用。这3期复合岩浆侵位和与之相关的水热-成矿作用的叠加和改造,是彤成多宝山式斑岩铜矿大规模矿石堆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对马山-大宝山变质成因磁黄铁矿不同组成结构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般少于六万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万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何金祥  徐克勤 《地球科学》1996,21(3):305-310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少于六成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床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的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