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9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56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858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43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我国《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动产登记收费的规定比较宽泛,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后,不动产登记机关会产生相应的运行成本,对不动产登记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且正当的。当前,涉及不动产登记费用制度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各地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和相关政策不同,  相似文献   
142.
水权交易是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交易过程中第三方回流效应的存在是对水权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解决这种第三方效应问题是完善水市场、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关键。根据设计的张掖市甘临高地区可能实现的水权交易情景模式,测算了实际水权交易运行中回流效应的大小;设计一种水权交易比率制度,并使用MATLAB仿真模拟平台进行一般水权交易和水权交易比率制度的模拟。结果表明:农业部门内部水权交易回流效应主要受到交易水量规模的影响,当取最大可交易水量30%、50%和80%时,盈科灌区-骆驼城灌区水权交易引起鸭暖灌区的第三方回流效应分别为-5.97×106 m3、-9.95×106 m3和-1.59×1011 m3,市场规模越大,第三方回流效应越大;水权交易比率制度下的用户用水总效益为1.09×109元,比水权交易的初始分配状态用水效益7.51×108元提高3.41×108元。对比表明水权交易比率制度可以在避免第三方回流效应的同时可以提高水市场的用水效益。  相似文献   
143.
旅游影响调适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产生各种影响,如何调适旅游影响对目的地非常重要。该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旅游影响调适问题,分析旅游影响的形成机制,认为旅游影响是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及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形成的。在此基础上探讨旅游影响调适机理及调适流程,指出旅游影响调适是旅游调适主体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发生作用而进行的。根据调适机理和调适流程,建立旅游影响调适库,认为旅游影响调适的4个分目标(减量、扩容、治理和适应)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及其派生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4.
制度、国情、政策与渔业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捕捞强度失控问题由来已久,而渔民权益保障问题目前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渔业法律主体缺失,基础在于我国低效农业生产和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加剧在于政策措施的失当。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建立渔业权制度的要求改革现行法律制度,并从国情出发,选择投入控制的渔业管理模式,在政策设计上要区别渔业与渔民、渔业与农业的不同,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渔业社区管理在中国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渔业管理强调了政府的直接控制管理,忽视了渔区在其中的作用。渔业社区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的发展而被作为一种解决传统渔业管理困境的途径提出。为此,首先总结了渔业社区管理的概念,并对目前有关各国的实践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该管理制度的作用机制及实施条件。然后,分析该管理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渔业社区管理是解决目前我国渔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一种合适方案,且当前国家政策和渔区实际也为其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最后,提出从政府管理者和渔民或与渔业相关的利害人两个方面创造实施渔业社区管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6.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朱道才 《地理学报》2020,75(8):1667-1679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王姣娥  杜方叶  刘卫东 《地理学报》2020,75(6):1147-1158
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制度与文化上的差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关注的重点,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现代化铁路项目具有“自然垄断”、投资大、涉及地域广的特点,其建设对运营制度与文化的依赖性强,属于一种典型的变革性项目和嵌入式技术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建设相对薄弱,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且往往不具备铁路运营技术与能力,因此中国铁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从设计—建设—运营乃至投融资进行全链条考虑,并将铁路项目作为“技术—制度—文化”复合体进行培育,即通过制度保障、文化相互适应以及技术标准、管理模式、产业链条的属地化管理,来保障项目的成功运营。蒙内铁路是中国铁路“走出去”较为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技术—制度—文化”复合体海外发展模式,从而为推动海外项目建设与运营成功、“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刘依然 《北京测绘》2020,(3):329-332
注册测绘师制度作为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强化法律责任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重要举措,对测绘企业乃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解读,分析注册测绘师制度对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所思所想提出了特定项目试点执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行绩效管理等执业建议,以实现注册测绘师、测绘企业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9.
150.
人类文明与湿地在数千年历史中共同发展、协同演进,创造了丰富的湿地文化。目前既有的湿地文化框架,偏重于狭义的“文化”,为了更完整地展现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对文化的形塑作用,有必要在广义的“文化”范畴内讨论湿地对人类的影响。苏州湿地是国际公认的深受人类影响的湿地典型代表之一,苏州湿地文化的研究框架有待于在思维逻辑和层次感上进一步拓展。文中尝试引入环境史研究视角,通过基于环境史视角的苏州湿地文化路径探索,建立适用于广义湿地文化的新研究框架,为苏州湿地文化的深入梳理以及围绕苏州湿地文化的学术研究、写作提供新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