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Safe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ams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dams are 40–45 years old and they are reaching their design life limit. Intensive geocryological processes(thermokarst, thermal erosion, frost heaving, suffosion, concentrated seepage along the voids left by melt ice and others) begin to develop at the early stages of construction. These processes are even more intensive under sever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permafrost zone due to the large thermal and moisture gradients and the resulting complex thermal stress-strain state in the structures. Determining safety criteria is a critical and difficult task in dam safety management. The existing procedures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refined and improved depending on dam importance class. Some researchers recommend introducing process development criteria(stability, destabilization, and extremality) for more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dam safety, i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two condition criteria. In other words, they call for a multi-factor dam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safety declaration for an existing dam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2.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对构件内部短裂纹的启裂和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成象(ICT)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有着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采用近年来在工业CT和疲劳断裂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密度场的疲劳短裂纹扩展监测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检测方法能得到更为准确的寿命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3.
以北戴河海滩养护工程作为实例,通过养滩前后3年的监测剖面数据,不仅计算了干滩宽度、中潮滩宽度、低潮滩宽度与单宽蚀淤量4个主要参数变量,分析了海滩剖面形态的演化特征,而且还计算了养护海滩效率系数和保存系数,结果显示:近3年来北戴河养护海滩干滩、中潮滩、低潮滩效率系数分别为5.37、2.88、1.47,保存系数分别为1.01、0.67、0.75。初步总结了北戴河养护海滩的短期功效,其中西海滩养滩寿命为10~12a,延长养滩工程寿命包括养滩砂岸的长度,平面护岸体系,抛沙方量和破波高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东海大桥     
正东海大桥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跨越外海的大桥,连接上海本土与外岛的洋山港,北起上海浦东新区的芦潮港,与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千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小时,可抗12级台风和7级地震,预期寿命100年。东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有氯盐侵蚀的钢筋腐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构件使用寿命的关键是氯离子的传输速率和使钢筋产生锈蚀的时间。本文以人工鱼礁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分析海水氯离子在C30、C35和钢渣复合材料人工鱼礁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为寿命预测的边界条件,利用氯离子扩散模型预测C30、C35和钢渣复合材料人工鱼礁在海水中的腐蚀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氯离子在混凝土人工鱼礁中的扩散规律基本满足Fick第二定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C30、C35和钢渣复合材料混凝土人工鱼礁的腐蚀寿命分别为51.6,54.8和56.8年。  相似文献   
106.
海洋环境荷载非平稳性、时变性等特点为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带来挑战。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不准确性可导致其真实服役时间低于自身设计寿命。针对塔架软刚臂系泊系统上铰节点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疲劳磨损问题,发展出一种基于原型监测技术的铰节点疲劳寿命实时预估方法。通过开展有限元模拟,建立系泊腿在指定摆动角度下摩擦系数和热点区域应力分布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软刚臂上铰节点的原型监测方案。结合不同摩擦系数对铰节点接触面损伤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软刚臂主铰结构疲劳寿命计算评估方法,能够实现铰节点疲劳的完整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时域理论研究输电塔在风振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问题。本文采用Davenport谱模拟脉动风速,通过分析计算杆件内力,得到风荷载时程数据。利用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将时程荷载施加到结构有限元模型上,求得输电塔关键杆件应力时程响应。采用雨流法统计分析应力时程数据,得到应力循环幅值及其应力均值。基于疲劳理论的Basquin方程、Miner累积损伤准则以及Goodman修正方程,推导出处理疲劳问题的概率数学模型。结合平均风的分布概率以及计算结构疲劳寿命的方法,得到关键杆件在一定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通过文章分析可知,随着可靠度数值的变化,结构的疲劳寿命相差极大。  相似文献   
108.
深水半潜平台工作环境恶劣,造价成本高,为保证安全工作,有必要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首先利用SESAM软件建立目标平台整体模型并分析总体结构响应。然后根据平台总体结构响应计算结果,选取立柱与横撑连接处、立柱外板与上甲板连接处两个关键节点,建立关键节点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热点应力。最后采用S-N曲线分析该平台在中国南海环境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该平台疲劳寿命符合规范要求,但立柱与横撑连接处的疲劳寿命偏低,应加强日常检修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9.
在甘肃省临泽县黑河中游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试验区对沙枣花粉育性、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与寿命、花粉储存物类型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沙枣花粉为全育的淀粉型花粉;晴天时,花药散粉后6 h内,花粉活力维持在90%以上;雨天时,花药散粉后,花粉活力即低于3%;三瓣花、四瓣花单花产生的花粉量无显著性差异,P/O分别为15 250±1 497、14 143±1 438。  相似文献   
110.
A unified chemistry-aerosol-climate model is applied in this work to compare climate responses to chang- ing concentrations of long-lived greenhouse gases(GHGs,CO2,CH4,N2O),tropospheric O3,and aerosols during the years 1951–2000.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nitrate,primary organic carbon(POA),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A),black carbon(BC)aerosols,and tropospheric O3 for the years 1950 and 2000 are obtained a priori by coupled chemistry-aerosol-GCM simulations,and then monthly concentrations are in- terpolate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