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960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Hydraulic structures such as groin, longitudinal dike and seawall are common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have long been dominated by solid mass structural form. With brush and stone as building materials, this kind of structure has an obvious engineering effect. However, it not only requires huge capital investments, but also ha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uspended flexible dam is an innovative engineering measure, and few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this type dam can be found at pres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chanism and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am and obtain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flexible dam, the float buoyancy expression, and the condition for transformation among three forms of the underwater shape of the dam. The results are valuabl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work due to the distinctive design philosophy, the small nega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isten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2.
坝前淤泥面加坝中淤泥坝基和新填筑坝体的接触界面是整个加坝体的薄弱部位,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工况下接触界面渐进剪切破坏特性,以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南川水库坝前淤泥面加坝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常规应变式直剪仪的基础上,利用电镜扫描技术,通过控制剪切位移增量的方式对接触界面渐进剪切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并且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影响接触界面强度参数的微结构显著性变量,建立了反映两者关联性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不同压实状态的淤泥土造成的界面颗粒胶结和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界面抗剪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存在一个界面“最优黏结”状态;随着剪切位移增加,界面土颗粒从独立分布的单粒结构的接触形式,逐渐发育成以面-面、边-面接触定向排列的薄片状结构,最终形成不易压缩的块状粒团结构;界面孔隙微结构参数变化规律与宏观黏聚力、内摩擦角变化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坝前淤泥面加坝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87-291
代池坝煤矿进入深部开采,通过对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充水含水层为富水性弱等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差,深部开采面临含水层地下水水压变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含水层砂岩裂隙水、地表水和采空区积水。矿区主要充水通道是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和矿区范围内11个报废钻孔。采用了比拟法的计算:深部标高+320中等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差,深部开采面临含水层地下水水压变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含水层砂岩裂隙水、地表水和采空区积水。矿区主要充水通道是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和矿区范围内11个报废钻孔。采用了比拟法的计算:深部标高+320+50m范围内正常涌水量为234m+50m范围内正常涌水量为234m3/h,最大涌水量为509m3/h,最大涌水量为509m3/h。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在尾矿坝稳定性和溃坝模拟分析方面,对溃口位置及水砂的流动状态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将尾矿坝稳定性和溃坝模拟有机结合,采用FLAC3D计算正常水位、洪水位、漫顶水位三种工况下尾矿坝稳定性,并利用Rhino与Fluent建立尾矿库及下游精细地形,开展尾矿库溃坝水砂在不同时刻及不同地形下的流动状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浸润线的埋深随尾矿库水位的升高而变小,由正常水位升高至洪水位时浸润线埋深下降5~8 m,漫顶水位时坝顶浸润线沿坡面向下运移约8 m;(2)库水位对剪切带及尾矿坝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从正常水位到洪水位时,剪切带纵向上不断向坝体内部延伸,横向上不断向坝脚延伸,剪切应变率增大为5.78×10?5,尾矿坝稳定系数由1.80下降至1.32;(3)达到坝顶时剪切带急剧缩短,而剪切应变率进一步增大为3.32×10?4,尾矿坝稳定系数由1.32下降到1.18。溃坝水砂的流动状态受地形影响明显,在山谷中表现为范围减小、流速增大的汇聚流动,在平坦农田处表现为范围增大、流速减小的发散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勘探对象上存在“断溶体”和层状白云岩的争议.在露头与钻井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岩石学与碳氧锶同位素和激光U-Pb定年等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蓬莱坝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及层状规模储层发育潜力与发育规律,进而根据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讨论了塔里木盆地蓬莱坝组的勘探方向.取得3点认识:(1)蓬莱坝组发育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平均孔隙度2.81%,最高可达13.91%,具备发育优质储层的潜力;(2)白云岩储层以准同生白云岩叠加浅埋藏云化作用形成的埋藏白云岩为主,具有相控性和规模性,可层状发育,主要分布于内缓坡-中缓坡准同生云化滩;(3)塔北南缘和塔中北斜坡为层状规模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区,是该领域值得探索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自主设计的尾矿渗透破坏仪,模拟上游水位不断升高,水力梯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尾矿发生渗透破坏的全过程。总结了尾矿渗透破坏现象和演化过程,分析了尾矿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弯曲导波信号b值和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根据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出尾矿渗透破坏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在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力梯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孔隙水压力会出现突降现象。(2)尾矿渗透破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弯曲导波参数表现为基本无信号、微弱信号、强信号和剧烈信号,分别对应尾矿正常运行阶段、发展阶段、破坏前期和最终渗透破坏阶段。(3)导波的b值和分形维数在尾矿最终渗透破坏前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在临近渗透破坏时剧烈震荡。(4)通过对弯曲导波参数分析,提出了尾矿渗透破坏程度的量化指标,将尾矿渗透破坏分为4个预警级别,并用蓝、黄、橙、红4种警报颜色对应相应级别的预警。  相似文献   
997.
998.
赵云江  包佳凤  李维科  何世军  刘军平  赵巧珍  田应贵  王晓林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23-2023010023
右江盆地上世纪末发现了桂西晚古生代海相(洋岛)玄武岩,近期亦有报道。洋盆、洋脊玄武岩是判断洋岛存在的先行条件。滇东南坝达、里呼一带下石炭统的坝达组(C1b)主要为灰黑、灰白色薄层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海绵骨针硅质岩、玄武岩夹凝灰岩、泥晶灰岩、泥岩,具有典型的硅质岩—玄武岩—灰岩—泥岩组合的洋盆沉积建造,含牙形石、三叶虫等。该组喷发于他披组之上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具有显著的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因此,坝达组的划分和对比为研究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多岛洋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研究华夏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拼贴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黔南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孔隙主要包括残余原生粒间孔、晶间孔、有机质孔、粘土矿物间微孔、溶蚀孔和裂缝等类型。以细孔喉、分选差,细歪度的微孔微喉型孔隙结构为特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中等,孔隙度低而渗透率低的特点。打屋坝组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为082%316%,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为213% 327%,粘土矿物含量平均434%。有机质丰度、粘土矿物含量、成岩演化和构造作用是控制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西秦岭碌础坝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碌础坝岩体位于秦岭构造带的西段,自内向外依次由含电气石黑云二长花岗岩、含斑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组成,岩体中普遍发育岩浆暗色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碌础坝岩体形成于早中生代,其岩浆演化可划分为中三叠世(235Ma)和晚三叠世(218~209Ma)两期。早期为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该期岩石SiO2含量较低,富碱,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晚期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从早到晚,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具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两期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更亏损HREE,早期闪长岩负铕异常不明显,晚期花岗岩的负铕异常较为显著。两期岩石均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P、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岩体中发育的岩浆暗色包体与寄主岩石的主要氧化物具有相关性,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的εNd(t)值分别为-8.0和-7.0,相应的tDM为1.43Ga和1.40Ga。早期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的εHf(t)为-4.47~0.53,集中于-3~-1之间,tDMC主要为1.6~1.3Ga;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εHf(t)变化于-11.64~1.16,集中于-7~-2范围内,tDMC为1.7~1.4Ga。岩石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碌础坝岩体的源区物质是以中元古代壳源物质为主,有年轻幔源组分的参与。该岩体与其北边的中川岩体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岩浆作用角度考虑,该岩体的外围也可能与中川岩体的一样,具有金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