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89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2219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保山卧牛寺组玄武岩为低钛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总体与蛾眉山玄武岩中的低钛玄武岩相似。其分异程度较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Zr和Hf正异常,Eu无异常或弱负异常。该玄武岩由3个大喷发旋回形成3个岩石单元,其中下部早期第1单元由致密块状玄武岩、斜斑玄武岩、杏仁玄武岩和凝灰岩组成,第2和第3单元中见少量橄榄玄武岩和粒玄岩以及辉绿岩脉。有较高的^86Sr/^87Sr值(0.705966—0.706657)、较低的^143Nd/^144Nd值(0.512212—0.512283),εNd(t)多为负值,源区为介于EMI和EMⅡ端员之间的富集岩石圈地幔。上述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均可与蛾眉山玄武岩下部低钛拉斑玄武岩对比,表明该期岩浆作用可能同为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并暗示蛾眉山大火成岩省向西有很大的延伸。  相似文献   
62.
四川盐边冷水箐岩体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四川盐边冷水箐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组成,它侵位于中元古代盐边群上部岩系中,盐边群接触变质作用发育,岩体分带清楚,是一个典型的同心环状侵入体。因此,它不属于蛇绿岩套范畴,锆石U-Pb年龄为936±7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拉斑玄武质分异趋势;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LREE轻微富集((La/Yb)_N=1.19~4.28),分配型式略呈右倾型;ε_(Nd)(t),(~(87)Sr/~(86)Sr)_i和δ~(18)O值分别为3.0~4.3,0.70446~0.70452和5.9‰~7.5‰;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它们都投影子岛弧拉斑玄武岩区域内。上述特征表明,冷水箐岩体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原始的岛弧环境中形成,岩浆源区已受到俯冲组分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富集。  相似文献   
63.
分布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西南侧的金坪上二叠统玄武岩属于低钛拉斑玄武岩(LT)(Ti/Y<500)。其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根据其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将其划分为LT1和LT2两个地球化学亚类型,它们的分布和主要地球化学标志为:LT1分布于下部,高Mg^#(48-63),SiO2(50%-56%),高∑REE(118-145μg/g)、低Fe2O3(1.36%-1.63%),Na2O(1.88%-3.17%),TiO2(1.37%-1.92%),高Th、U,低Nb,Ta和Sr负异常;LT2分布于上部,低SiO2(47%-56%),Sr强负异常,二者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是同一母岩浆经不同的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金平与宾川峨眉山的化学地层学对比表明,金平LT1和LT2玄武岩与宾川峨眉山玄武岩下部的LT1、LT2十分相似,它们可能是同时,或在类似的环境下形成,金平玄武岩属于峨眉山大火山岩省的一部分,同为峨眉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新生代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左滑剪运动导致了宾川与金平玄武岩的错位。  相似文献   
64.
受玄武岩盖层的影响,石林地区的地下水在雨季和旱季对碳酸盐岩都具有侵蚀性,玄武岩盖层空气CO2呈现出低—高—低的双向变化梯度。溶蚀试验表明.地下0~0.6m,水平方向的溶蚀量大于垂直方向的溶蚀量,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溶蚀量大于水平方向。富含CO2的水通过具有最大渗透张量和较小主轴倾角的玄武岩裂隙下渗,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表现为一个脱钙、富铝铁、硅迁移的复杂过程,并在地下0~0.6m形成许多水平凹槽、穿洞等岩溶形态,而地表0.6m以下以垂向溶蚀为主,有利于石柱的形成与发育。  相似文献   
65.
辽宁宽甸新生代火山岩和地幔包体He-Ar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宽甸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地幔包体及辉石巨晶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含量分析表明,不同岩性稀有气体含量的差异反映了岩浆作用过程中轻、重稀有气体的分馏特性,较轻的稀有气体(He、Ne)比较重的稀有气体(Kr、Xe)具有更高的活动性和不相容性;该地区上地幔源区具有典型的MORB型源区特征,以辉石巨晶为代表;地幔包体的3^He/^4He值较低,可能与地幔上隆过程中富集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或地幔塑性变形作用丢失了部分原始He有关;大陆碱性玄武岩具有与大洋玄武岩截然不同的He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大陆区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混染。地幔源区^40Ar/^36Ar值为350左右,二辉橄榄岩和碱性火山岩的^40Ar/^36Ar值比大气略高,可能有大气组分的混入。部分样品中有^21Ne、^22Ne、^129Xe、^134Xe和^136Xe相对于大气的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66.
四川石棉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四川石棉县石棉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辉长岩组成,玄武岩出露零星。辉长岩中锆石U-P年龄为906±46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l_2O_3和CaO含量,高的MgO含量和Mg~#值,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值一致。玄武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TiO_2含量,较低的Al_2O_3和K_2O含量;LREE略亏损,基本无Eu异常;在不相容元素方面,玄武岩具有较低的(La/Yb)_N,(La/Sm)_N,Ce/Zr,Th/Y,Th/La和Ti/Y值,较高的La/Nb,Zr/Nb和Y/Nb值,Nb负异常较为明显;玄武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但与IAT和OIB区别明显。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玄武岩均投影于MORB区域。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笔者认为,石棉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67.
攀西裂谷存在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陆裂谷以地幔上隆、岩石圈伸展、减薄、断陷和沉降为特征,伸展构造环境是大陆裂谷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本质特征。中国学者以前所认为攀枝花-西昌裂谷的主要标志是海西期层状堆晶杂岩、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印支期环状碱性杂岩和晚三叠世裂谷盆地沉积。最近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攀西地区海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是地幔柱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裂谷作用的产物。进一步对上扬子西缘二叠纪-三叠纪的沉积作用和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攀西地区不存在裂谷盆地沉积。该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为古陆隆起遭受剥蚀,晚三叠世断陷型类磨拉石建造是前陆走滑复合盆地的产物。本文根据对攀西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的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构造特征和地球物理资料等方面综合研究对攀西裂谷的存在提出质疑,并以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为主线探讨了攀西地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8.
下扬子区中生代(231Ma)玄武质火山岩全岩εNd(t)值-8.62~1.92,87Sr/86Sr 值0.7074~0.7179,206Pb/204Pb值为17.786~18.323。岩石中含有前寒武纪捕虏晶锆石。研究表明玄武质岩石可能是由亏损地幔与元古宙地壳岩石混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冰川  冉清昌 《矿物学报》1997,17(2):220-224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是我国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出于多宝山组岛弧建造和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年龄为292~283Ma。根据地球物理异常及大量的基性和超基性岩体,以及通过对比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古生物、结晶基底、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黑河一嫩江是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带,它是兴安和松嫩地块在早石炭世拼合、碰撞、造山隆起形成的。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就是形成于两板块碰撞后隆起抬升构造环境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0.
陆相火山岩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陆相火山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对于多发现新的铜矿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实际存在,大陆玄武岩型铜矿的成矿系列,大陆裂谷的成矿环境和热液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