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894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2225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991.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斑晶与微晶整体上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为普通辉石及透辉石等种属,且亏损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多数单斜辉石斑晶具有环带结构,可划分为简单环带及韵律性环带两类;从辉石核部到边部,MgO、FeO、Al2O3、TiO2含量与核部镁指数Mg#等呈现复杂的高低变化,指示了多期次的岩浆混合与补给事件。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压力分别为1 151~1 210℃和1.3×108~4.2×108 Pa。通过单斜辉石组分反演获得的母岩浆含水量为0.8%~2.3%(以湿质量计)。最后,我们提出,形成于典型的洋内岛弧背景下的九州-帕劳脊南段熔岩的母岩浆为亚碱性岛弧拉斑玄武质熔体,具有高温、中压、高氧逸度的特征,岩浆房深度较浅并存在多期次原始岩浆的...  相似文献   
992.
杨新宇 《吉林地质》2021,40(3):15-21
对辽北清原地区出露的红透山组斜长角闪岩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探讨了该斜长角闪岩的成因以及形成背景.研究表明,红透山组斜长角闪岩属于正变质岩,火山成因,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岩石轻稀土相对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Eu异常(0.91~1.06)不明显,微量元素中较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i、Nd、Ta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其原岩具有消减带岩浆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结合近年来区域上的研究成果,认为辽北清原地区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吉—辽—冀弧陆碰撞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3.
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统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中甸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的南端,它的演化经历了洋壳俯冲(210-235Ma)、陆陆碰撞(80-88Ma)和陆内汇聚(28Ma)三大造山作用。在俯冲造山作用中产生了浅成-超浅成斑、玢岩,并发育了与之有关的斑岩型、夕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碰撞造山作用中形成了与后造山黑云母花岗岩和与之有关的蚀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钨-钼矿床。在陆内汇聚造山作用中产生了深源正长岩类和与之有关的斑岩型金矿。火成岩类型和成矿作用的多样化表明,在中甸弧中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辽宁翁泉沟橄榄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凤城翁泉沟橄榄玄武岩是翁泉沟硼镁铁矿的一种容矿岩石,它具裂谷环境下火山岩的特征:①带状分布,整合于早元古代的火山—沉积地层中,具气孔杏仁构造;②主量元素具富铁富镁的特点;微量元素中B、Cl、F、Rb、Cs、Th和U等含量较高;V,Cr,Ni等相对低些;高场强微量元素含量与相关比值与一般基性岩相似;Ti、Zr、Cr、Y等微量元素相互关系图解显示其原始岩浆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点;稀土分配型式明显向右倾斜,基本不显铈、铕异常,显示岩浆没有经过明显的分离结晶过程;③本区的橄榄玄武岩与同一硼矿成带上的营口大石桥后仙峪的镁橄榄岩和宽甸地区砖庙的镁质大理岩属于同一地层层位,都具富镁特征,都是辽东硼矿的镁质容矿岩石,它们在成因上具有内在联系,其稀土总量对比,显示它们同属大陆裂谷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山东蓝宝石原生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山东昌乐地区广泛分布晚第三纪碱性玄武岩。该时代的玄武岩浆喷出活动在构造上受到大陆裂谷型沂沐断裂带的控制。玄武岩浆活动是喷溢型而不是喷发型。富含蓝宝石的寄主玄武岩比不含蓝宝石的玄武岩含Na2O+K2O、Al2O3和TiO2高,而含SiO2低,其成分投影点落入(K2O+Na2O)-SiO2图中的碱性玄武岩区。含蓝宝石的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二辉橄榄岩,该种岩石是上地幔部分熔融出玄武岩熔体后的上地幔残留物。二辉橄榄岩中的矿物都处于平衡状态。用地质温度和压力计估算的二辉橄榄岩中的矿物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00℃和1.5GPa。蓝宝石是碱性玄武岩浆早期结晶的产物,而且与单斜辉石、长石、石榴石和锆石巨晶共生。  相似文献   
996.
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中甸岛弧带属于中国西南三江构造-岩浆-成矿带中义敦岛弧的南端,其中有2条蛇绿混杂岩带存在,即EW向展布的洛吉蛇绿混杂岩带和近NS向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前者是中甸岛弧带与扬子地台的构造分界线,而后者则将岛弧带内的东、西两个火山岛弧带分开.西部岛弧带较早,活动时期为250~237 Ma;而东部岛弧带相对较晚,活动时期在218~203 Ma.从岛弧带活动时段(250~203 Ma)分析,属都蛇绿混杂岩带所对应的洋盆(属都洋)的活动时段当在250 Ma之前后,与甘孜理塘洋活动时段相近.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2条蛇绿混杂岩带内的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均表现为大洋拉斑玄武岩.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极大,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矿矿产地,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7.
Volcanic rocks both from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NECS) shelf margin and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are subalkaline less aluminous,and lower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These rocks are higher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thorium and uranium contents,positive lead anomalies,negative Nb-Ta anomalies,and enrichment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Basalts from the NECS shelf margin are akin to Indian Ocean Mid-Ocean Ridge Basalt (MORB),and rhyolites from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have the highest 207 Pb/ 204 Pb and 208 Pb/ 204 Pb ratios.The NECS shelf margin basalts have lower 87 Sr/ 86 Sr ratios,ε N d and σ 18 O than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silicic rocks.According to 40 K– 40 Ar isotopic ages of basalts from the NECS shelf margin,rifting of the Okinawa Trough may have been active since at least 3.65–3.86 Ma.The origin of the NECS shelf margin basal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elt derived from Indian Ocean MORB-like mantle with enriche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The basalt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Okinawa Trough may have a similar origin during the initial rifting of the Okinawa Trough,and the formation of basaltic magmas closely relates to the thinning of continental crust.The sourc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silicic rock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which could have been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basaltic melt with an enriched crustal component.From the Ryukyu island arc to East China,the Cenozoic basalts have apparently increasing trends of MgO contents and ratios of LREE to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suggesting that the trace element variabilities of basalts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and that the effects of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saltic melts have had a decreasing effect from the Ryukyu island arc to East China.  相似文献   
998.
金沙江(-哀牢山)弧盆系是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其时空格架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对理解古特提斯多岛弧盆系的时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分析数据,系统总结了金沙江弧盆系不同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及其构造属性,讨论了其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VMS型矿床的控制作用.金沙江洋壳发育时限主要为晚志...  相似文献   
999.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平均扩张速率约为14 mm/yr,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的重要组成端元,因其具有慢速-超慢速扩张特征,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前人对SWIR的综合研究成果,从构造和岩浆作用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回顾了 SWIR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探讨了岩浆的分布特征和地幔不均一性成因.SWIR的形成始于冈瓦纳大陆...  相似文献   
1000.
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的沉积型铜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结核状铜矿化和浸染状铜矿化,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为主;成矿受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地层控制,与峨眉山玄武岩喷溢形成的古火山构造和古地形以及火山期后的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成矿过程可能从沉积成岩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岩期后。区域上假整合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沉积岩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