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7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1459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4025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庄迎春  刘世明  邢玉芳  李宏 《岩土力学》2006,27(Z2):343-347
以无锡马山抽水蓄能电站地面厂房建筑过程中形成的人工边坡为例,在对其工程地质剖面分析并找出可能的滑动模式后,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4个典型地质剖面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对该边坡的极限平衡法得到了2-2剖面的安全系数和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且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坡体的最大位移发生在高程为-20 m和-5.0 m附近,其值为-22 mm;最大主应力位于高程-45.0 m处,值为0.134 MPa;最小主应力位于坡内深处,其值为-6.22 MPa。同时,提出了下一阶段应考虑时间效应,对边坡的变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2.
王志斌  李亮  杨小礼 《岩土力学》2006,27(Z2):353-358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找出了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并确定了其极限承载力的大小。在通用条分法的理论基础上运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编制了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并应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计算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极限平衡通用条分法不仅简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73.
路堤下河滩相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秦文  王晓谋  王会芳 《岩土力学》2006,27(12):2265-2268
通过对河南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连接线工程持续两年多的观测,获得了有关数据两万多个。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引入路堤断面中点和两侧坡脚地基表面3点沉降的方差这一统计学指标,详细分析了地质结构,填筑速率、填筑高度以及硬壳层等因素对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加深软基不均匀沉降规律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74.
杨志安  韩彦斌 《岩土力学》2006,27(Z2):733-738
研究Winkler地基上材料非线性矩形薄板的参数共振-主共振问题。建立Winkler地基上材料非线性矩形薄板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满足主参数共振-主共振条件的近似解,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激励、调谐值、阻尼系数、非线性参数、几何参数对共振响应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杨光华 《岩土力学》2006,27(Z2):463-468
珠江三角洲的软土分布广泛,水利建设中正在遇到大量在软土地基上的堤围加固,穿堤涵闸的建设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软基处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建设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确定问题及涵闸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填土速率的控制问题、旧堤加固及软土参数取值问题、侧向土压力问题、复合地基的应用问题、软土施工顺序的影响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些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目前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6.
采用双目立体视觉与数字图像相关相结合的新方法,对静载作用下湿喷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的土体表面三维位移进行测试。给出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结果,提出了提取角点坐标的新方法及基于仿射变换的左右摄像机同名点的匹配搜索法,得到了土体表面三维位移随荷载变化的曲线。试验结果证明,将该系统应用于湿喷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的土体表面位移测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为土体位移测试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7.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全长粘结式锚杆在荷载作用下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研究了被加固岩土体的性质对锚固体剪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锚固体剪应力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当荷载不大时,锚杆所受的剪应力分布范围较小,而最大剪应力数值较大;随着荷载的加大,剪应力的分布范围有向下扩展的趋势,但扩展的速度比较慢;锚固体所受的剪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与岩体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岩石越坚硬,剪应力分布越集中,最大剪应力的数值越大;而岩体越松软,剪应力分布就越均匀,最大剪应力的数值就越小。  相似文献   
978.
岳鹏  姚占勇  商庆森  李运恒 《岩土力学》2006,27(Z1):885-888
采用FLAC有限差分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黄河冲淤积平原粉性土公路地基的流-固耦合模型。考虑孔隙水的排出过程和施工时路基的分层加载过程,对黄河冲淤积平原粉性土公路地基不同施工阶段的固结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对一般路段,当路基高度H≤10 m时,路基施工后可直接进行路面结构施工;当路基高度 H≥12 m时,放置6个月仍不能满足容许工后沉降的要求。对桥台与台背填土,这两个界限分别是路基高度H≤6 m和H≥ 8 m。对于涵洞、通道,分别是路基高度H≤8 m和H≥10 m。  相似文献   
979.
盛平  于广云  李宏波  王伯平 《岩土力学》2006,27(Z1):893-896
受地下开采的剧烈扰动,采煤沉陷区的复合地基工程会发生非常大的下沉和水平位移,常规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未考虑地表沉陷影响。在研究地表沉陷影响的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表沉陷影响的复合地基受力模型,并且提出了考虑地表沉陷影响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一个采煤沉陷区桥梁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发现考虑地表沉陷影响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80.
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成功地模拟一段分岔式隧道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确定模型试验模拟的范围和比尺,正确地选择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设计并加工模型试验的台架和模型的制作,开挖与测试。对模型试验这一系统工程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设定的试验工序,试验的新材料适合各类模型试验,试验台架满足试验所需要的刚度,模型易于制作和开挖、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