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1篇
  免费   2800篇
  国内免费   4953篇
测绘学   364篇
大气科学   324篇
地球物理   1878篇
地质学   14296篇
海洋学   139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076篇
自然地理   70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843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695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563篇
  1997年   541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454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408篇
  1991年   370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23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软流圈     
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直接或间接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不同的深度产生,因而带来不同的有用矿物组合。例如,金、银、锡、铜、金刚石、铂族元素等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成因的岩浆有关。有岩浆熔融体产于其中的那一个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里发生的过程控制着全球的构造现象、岩浆现象和变质现象。本文用各种方法证实了软流圈的存在。根据最新的观点,软流圈是低粘滞度、低速度、低密度、低质量因数、高塑性、高流动性、高电导性和高地震波能吸收性的一个层。这些特性的异常习性是由于100-300公里深处地幔温度与地幔物质熔化温度互相接近所致。软流圈虽然在全球各地都有记录,但其分布极不均匀。在老构造(如加拿大地盾、波罗的地盾和北美地台)之下,软流圈表现微弱,或者完全缺失。在加拿大地盾和波罗的地盾之下,软流圈厚约加公里。但在现代构造活动区(如贝加尔裂谷带、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之下,软流圈发育良好,厚约100—200公里。 从贝加尔湖到太平洋的地区是软流圈构造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软流圈顶部的深度从,10—20变化到200公里,厚度则达200—400公里。软流圈顶部的最小深度和软流圈的最大厚度见于贝加尔裂谷带和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这两处是现代构造活动区。介于其间的地区由?  相似文献   
932.
933.
934.
935.
广西岩溶塌陷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36.
地压带是具明显异常高的地层压力带.地压是生压机制和限制流体流动机制的函数.由于地压带具有特定的温压条件,溶解在其中的地压气除分子溶液外,还可呈游离相或弥散相,因此,大大提高了地压气的溶解度.只要有合适的气源和储层条件,地压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937.
938.
939.
戴启伟 《贵州地质》1990,7(1):65-70
湘黔金矿带呈北东—南西向。北东起于洞庭湖,南西至天柱—榕江一带。带内基底为浅变质岩系,盖层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发育有区域性深大断裂.断隆区浅变质岩广布,断坳区盖层发育。不同级次的构造,分别控制含矿带、矿化密集区、矿床及矿体的产出。北东—南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着金矿带的产出。俯冲带和深大断裂带相交区,控制矿化密集区的产出.次级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和同方向次级褶皱与北西向断裂交会区控制着矿床、矿点的产出。矿体则受层间剥离构造、小背斜及挠曲、节理群发育的控制。  相似文献   
940.
桂阳宝山西矿群孔抽水试验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阳宝山矿区主要含水层壶天群及梓门桥组白云岩,与桂阳县城联成一坎,据水文地质特征,矿区至县城可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单元,在矿区西矿段距县城1.1km以上的K23孔连续抽水55天,抽取水最21.1万吨,主孔水位自322.95m降至267.45m,主孔周围有29个观测孔,控制面积4.6km~2,圈定的降落漏斗为椭圆形,面积0.5km~2。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与曲线分析说明试验区含水体主要补给源为降雨渗入,在西矿水位降至267m时,与县城之间无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