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776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3518篇
海洋学   19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浙北双溪坞群的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双溪坞群的岩层对比和构造分析,认为本区的双溪坞群与上覆地层间在构造样式上的存在着较大差异。双溪坞群的章村组和北组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为同一火山放心回的产物。神功运动使早期形成的双溪坞群褶皱造山,开怀 竖线型平臣褶皱构造,并受后期构造的叠加改造,形成轴向北东的叠加褶皱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2.
刚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工程地质教育家、原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资深教授张倬元先生迎来了他的80华诞。2006—01—20在成都隆重召开了“工程地质关键理论及张倬元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张教授在成都理工大学从教近50载。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奖掖后进、甘为人梯,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4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53.
刚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工程地质教育家、原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资深教授张倬元先生迎来了他的80华诞。2006年1月21日在成都隆重召开的“工程地质关键理论及张倬元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应邀赴会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王君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黄鼎成研究员、秘书长伍法权研究员及许兵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部主任殷跃平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等党政领导与职能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勘察设计单位以及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  相似文献   
54.
历来对半胶结泥质岩风化等级划分都带有许多主观性,从而影响提承载力,有的规范要求可不对半胶结岩石进行风化程度划分,但有时要对这些岩石进行工程地质细分,从而准确确定各分层的承载力与摩阻力。统计了合肥、六安、淮南、安庆地区等大量实践资料,用标准贯入击数、重型圆锥触探实验击数等原位测试手段来划分泥质岩风化等级,并对泥质岩的承载力与摩阻力等工程地质性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5.
《地图》2005,(3):4-4
2005年4月2日.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航次作业共有船员31名.随船担任科考任务的科研人员共42名.涉及地质学、生物学、海洋环境学等众多领域。此次航行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总航程约6万公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环球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56.
广义地阐述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教育中的普遍意义,重点论述对测绘学科各专业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介绍在建立美术基础教育体系的探索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7.
本文提出了人为土的工程概念,从其成因的角度给出了人为土明确的科学定义,归纳和总结了人为土的基本特征,为人为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建立、合理评价、工程利用和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门巴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主要出露在西藏冈底斯构造带的弧背断隆上,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角闪花岗闪长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为钙碱性,具有富SiO2、K2O的特点。K2O/Na2O平均为1.13,相对富钾。Al2O3变化于13.27%~15.53%之间,A/CNK平均为1.0,为准铝质岩石。花岗岩体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99.5×10-6~294.72×10-6之间,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弱至中等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富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Nb、Ta、Y、Yb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时代的花岗岩具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岛弧环境,是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暗示着冈底斯岩浆弧带在晚三叠世就已成雏形。  相似文献   
59.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福建福安下白石特大桥海上岩土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02,21(1):35-41
下白石特大桥是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控制性工程 ,是交通部指定的三阶段设计工程 ,桥长 110 5 m,主跨采用 2× 2 6 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位位于白马河入海口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通过采用地表大面积的综合地质调查、海上地震映像物探以及海上钻探、原位测试、岩土测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岩土勘察方法 ,确保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其结果切实可行 ,为后期施工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