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0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测绘学   465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813篇
地质学   3989篇
海洋学   467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洋沉积物中41种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洋沉积物样品的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提出了同时测定41种元素的可能性及使用性,对所得结果均用多种国际参考物质(NBS SRM1632a,1633a,1571和USGS BCRI等)作了准确度检验,几乎所有分析值与文献值都是吻合的,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很好。同时对方法的精密度也进行了检验,除计数统计外的统计误差总和均在3—5%之间,三次测定结果重复性均好。利用此方法包括中子活化结合同轴Ge(Li)和平面高纯锗γ谱仪,测定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沉积物的41种元素,为研究多元素的地球化学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2.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
作者在已完成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夜间工作的基础上 ,对白天工作条件下的各种环境背景光的干扰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 ,得出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为白天工作的主要背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激光发射与接收视场角严格匹配及使用干涉滤光器 (2 .6 nm和 0 .15nm)进行窄带滤波 ,背景干扰被明显地剔除 ,可进一步压低背景干扰约 2 0倍。证明采取视场匹配及干涉滤光器的措施可基本保证激光雷达系统在白天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44.
本文测定研究了黄河口及下游区表层沉积物中的Pu浓度。结果表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微量的Pu污染;黄河口的Pu浓度高于下游区;该区的Pu,~(137)Cs两个同位素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5.
长江口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及有关形态物相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熔融制样技术和数学校正分析方法的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手段,对长江口水域3个站位的10个常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这10个常量元素分别是钠、镁、铝、硅、磷、钾、钙、钛、锰和铁,获得较好结果.分析的检出限达到10-5左右;精密度用变差系数K表示,K<0.03826,因此具有较高精密度.最大分析相对误差是0.27%.此外本文还应用无标分析法的X射线衍射实验手段对同样3个站位样品进行形态物相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3个站位中沉积物主要成分是α-石英,其次是钠长石、高岭土、绿泥石、伊利石、方解石和蒙脱石等.分析结果与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定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绝大部分物相定量分析误差小于15%.本文对于了解长江口存在的离子交换、吸附、解吸和絮凝等化学作用过程,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鲍根德 《海洋与湖沼》1990,21(4):364-373
通过对太平洋北部26个站位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结果与相对应的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及生物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结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可明显的分为三组:Cu, Zn, Ni为Mn组(第一组),Pb, Co为Fe组(第二组),Cr为第三组;不同组元素的来源明显的不同,但随着结核所处的沉积环境以及生物作用的强度不同,同组元素的来源又有差异,这可能导致形成的结核类型不同。从而本文提出,太平洋结核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沉积机制或生物机制,而是包括上述机制在内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47.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8.
几种贝壳的钙、铅、砷元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9.
50.
韩舞鹰  王汉奎 《海洋学报》1991,13(2):200-206
1982年6月和1985年6月调查表明,在南海东部和南部海区次表层存在NO2-N薄层,分别约占总测站84%和71%,薄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0.5m和34.5m,NO2-N平均含量为0.23μmol/dm3和0.19μmol/dm3,NO2-N薄层中心位置分别是69m和71m。本文对NO2-N薄层的成因、分布及亚硝酸氮的来源和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