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0篇
  免费   1626篇
  国内免费   2403篇
测绘学   1062篇
大气科学   4553篇
地球物理   1016篇
地质学   3347篇
海洋学   587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4篇
  1939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文件映射降低大数据量探地雷达(GPR)数据显示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同时使GPR数据可以当作一维数组进行数据处理,方便对数据的随机、实时访问;应用直接写位图、视区分割的成图方案,实现对GPR数据的实时显示;通过位图调色板实现GPR数据调色板,灵活应用该技术可使本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大量运算的算法通过调整调色板实现,提高了GPR数据处理的速度。  相似文献   
92.
探地雷达(GPR)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岸带调查中的应用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岸带调查采用了探地雷达(GPR)研究海岸带沙体的结构、展布和沉积序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通过和有限的露头资料对比以及对反射波形态、结构的研究,确定了海滩脊、海岸沙丘的反射特征以及潜水面的位置。雷达图像显示五龙港古海滩脊由亚水平、不连续、高振幅和透镜状反射波组成;木兰头海岸沙丘已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短的、陡倾斜反射可能代表未受扰动的海岸风成沙的前积层。研究表明探地雷达是一种可靠、快速和经济的地球物理方法,在砂砾质海岸可产生高质量、高分辨率和连续的反射剖面,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3.
常见的几种地震子波有:零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子波。以不同类型的信号为激发子波,对不同地层模型合成地震道。仅用原始合成地震道记录的振幅谱来恢复原始记录,讨论不同方法下,由于激发子波的不同,对比分析原始记录与恢复记录的差异,及其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4.
概述了深空测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总结了我国卫星测控网和国内现有射电观测设施的技术、组成和分布,分析和论述了将我国现有的测控设施建设成深空测控网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5.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使用图像中的相位信息来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精确的图像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质量将直接影响提取的地面高程的精度。配准按照其精度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文中采用基于幅度互相关函数法完成图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配准算法进一步提高配准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INSAR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InSAR系列讲座4InSAR数据处理及关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祥 《四川测绘》2005,28(1):45-47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四篇,本文介绍并讨论InSAR数据处理方法和关键算法,并对主要的数据处理流程以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7.
探地雷达在吉林西部地区探测土壤碱化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的探地雷达调查表明,盐碱地与耕地土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差别,根据振幅的衰减特征可以精确区分耕地与盐碱地,根据频谱中高频峰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可定性评价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在雷达瞬时振幅图上,可将盐碱地纵向剖面分为盐分积累带和过渡带.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可快速了解盐碱化程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变化,适宜开展大面积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98.
刘辰生  郭建华  苏娟 《新疆地质》2005,23(3):288-291
阿克库勒地区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储层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层的次生溶蚀孔隙所占比例远高了: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样品数据统计显示,卡拉沙依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类型.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及储层样品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结果,本区石炭系储层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其中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和溶蚀作用是本区卡拉沙依组储层所经历的最重要的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已达到晚成岩B期,早期方解石交代石英颗粒并发生大量溶蚀,生成大量次生孔隙,晚期方解石没有发生溶蚀.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电视气象节目后期制作的画面剪辑、合成特效、音乐音效和字幕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0.
江西“4·12”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郭艳  应冬梅  刘冬梅 《气象》2005,31(11):47-51
通过分析江西省2003年4月12日降雹天气过程中,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CINRAD-SA多普勒雷达资料的演变特征,归纳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几个着眼点和指标.发现应用弓状回波、TBSS、“逆风区”、低层中尺度辐合线、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及冰雹指数的变化能有效地指导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并有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