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随着世园会、冬奥会、延庆新城、中关村延庆园等的规划建设[1],延庆平原区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延庆平原区在第四纪整个演化过程中[2],比北京平原上升快、反复大,地质沉积规律复杂,且研究区内主要河流(古八达岭河和古妫水河)曾发生过流向倒转,造成研究区内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条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和临近的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分布规律有所不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该地区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通过查阅调查区相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同时结合在延庆平原区的地下水监测信息,对延庆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分区,以指导相关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2.
83.
毛信康 《地下水》1991,13(4):201-206
本文在简述了淮河流域片平原区地下水利用和超采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开采程度的几种分类方法,根据这些分类法提供的信息,提出了防治地下水超采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4.
从测量资料的研究得知北京平原地区的现代构造形态与第三纪形成的京西北隆起、北京凹陷、大兴隆起等不相符合。由于出现一个北西向的下降带,使原来“两隆夹一凹”的构造形态可能解体。同时,应变场也起了变化,认为该地区目前处在南东方向的拉伸应力场中  相似文献   
85.
北京市顺义平原区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地质灾害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顺义区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度高,松散易液化的细粉砂土及不规则分布的软土分布面积较广,地面及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水资源不足,容易发生地震、地裂缝、砂土液化、地面沉降、水环境污染及地基失稳等地质灾害。建议进行专门的综合性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为顺义区总体发展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朱立新  马生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43-147
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复杂多样,而且每种类型的异常又有多种控制因素.对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成因的解析,就是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筛选甄别出控制异常形成的主导因素.研究发现,成壤母质特性、地球化学示踪指标以及土壤中元素存在形式等均对冲积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解析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7.
平原区区域Cd地球化学异常成因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Cd地球化学异常成因机理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是目前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许多问题仍不明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区域Cd地球化学异常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主要受土壤机械(粒级)组成的控制,Cd的累积过程遵循吸附沉淀机理,由此决定了土壤中Cd的活性组分含量比较高,并导致部分异常区某些作物中Cd的含量超标。进一步研究发现,Cd异常的生态效应还具有区域分异特征,并因土地耕作方式不同而异,这一发现为农作物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我国平原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普遍存在,但是目前对这些异常的成因缺乏系统认识。这里以长春和南京地区的Hg、Cd异常试验研究结果为例,利用元素相关关系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异常组分叠加量表现出表层累积型特点,此类异常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在垂向上,异常组分叠加量表现出了连续型分布特点,且异常组分含量主要受土壤物质组成的控制,此类异常是在河流沉积物自然沉积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9.
90.
郑召平  王健  刘易娜  孙镇江  于昌江  徐智廷 《水文》2007,27(6):65-66,15
本文提出了适合平原区使用的计算“水量调查成果表”的新方法,该法首先计算天然径流量,最后计算“灌溉还原水量”与“其他水量(回归水等)”项,在山东省鲁北平原区使用十几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