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51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海中部和北部地壳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52.
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制图中,如何充分利用卫星象片所具有的宏观性,综合性、多波段性、多时相性等特点,是地图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地学和农学等部门应用卫片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系列制图,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地图工作者进行农业地图的编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亩  齐全  徐敏  付晓刚 《地下水》2007,29(4):17-19,29
在北方一些灌区,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出现了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灌区对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估计过高,造成目前超采仍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讨论灌区地下水超采的判别方法、超采对灌区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4.
杜琦  薛明霞 《地下水》2007,29(4):114-116
对山西省小灌区农田土壤水分在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农田灌溉、作物蒸腾和田间土壤蒸发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农田土壤水分分布随着作物的种类而变化.  相似文献   
55.
吴纪华  董小辉 《地下水》2007,29(5):74-75
分析了洮儿河灌区运行后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及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条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农业灌溉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6.
将轮台天山南麓山前平原中下部自北至南分为4个地貌带:洪水剥蚀带、溢出带、三角洲带及两河交汇区带。并以土壤电导作为积盐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天山南麓山前平原4个地貌带土壤盐的分布特征:溢出带和三角洲带土壤盐分含量高,两端洪水剥蚀带和两河交汇区带盐分含量低。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自北至南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都在下降,洪水剥蚀带主要为柽柳群落、琵琶柴群落,溢出带主要为柽柳群落、盐节木群落、盐角草群落,三角洲带及两河交汇区均为柽柳群落。通过相关性分析,土壤盐分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土壤盐渍化的变化明显影响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相似文献   
57.
塔里木灌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路  王海珍  曹新川 《气象》2002,28(4):53-56
根据塔里木灌区阿拉尔气象站1961年1月-1999年12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灌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得出近40年来塔里木灌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4.60mm/10年),秋季降水量却呈下降趋势(-3.45mm/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065℃/10年),冬季变暖的趋势(0.849℃/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71℃/10年);年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0.569℃/10年)大于年极端高温的下降趋势(-0.095℃/10年)。可以70年代末为界将近40年塔里木塔区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58.
59.
60.
赵大川 《地图》2001,(3):47-51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对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这些老一代革命家为了民族存亡、共和国缔造而战斗的地区都不会陌生 ,这中间的“察”和“绥”即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察哈尔省”和“绥远省”的简称。在拙作《图说近代中国东北省区之变化》(《地图》2 0 0 1年第 1期 )中对近代东北老省区的演变已有所描述 ,本文以手中的实物和资料简述一下现已不复存在的察哈尔省、绥远省、西康省和平原省。察哈尔省察哈尔原为明代蒙古汗的直辖部 ,又作“插汉儿”。明嘉靖三十五年 ( 1 556年 ) ,因受部族压迫 ,徙牧于辽东边外 ,因近边 ,故称“察哈尔” ,即蒙语“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