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549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气候变化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东8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分析近56年广东全年平均气温、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和80%保证率≥10℃积温3要素的突变点;运用ArcGIS10.3平台,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马铃薯生育期(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80%保证率≥10℃积温、1-2月平均气温(马铃薯块茎发育期)和霜日数的面积分布有不同程度改变,各指标最适宜面积均有增加。(2) 1997年后广东冬种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增至754.75万hm^2,增加了7.4%;适宜种植区面积变化不明显,但区域整体北移;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均有缩小,缩小面积占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992.
利用1961—2017年广东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气温以及气象干旱指数(Drought Index,DI)资料,建立了综合考虑雨涝、低温、干旱和高温这4个方面的广东气候年景客观定量评估方法,对广东气候年景进行客观定量评估,并应用实况灾情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57 a来,广东雨涝和干旱年景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而低温年景指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高温年景指数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近57 a来,广东综合气候年景指数以0.06/(10 a)的速率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评估得到广东气候年景评估结果与灾害实况大部相符,气候年景为差的年份有5 a:1963年、1969年、1993年、2001年、2008年。研究结果为广东客观定量的气候年景评估业务和决策服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回顾了不同方法对于台湾南投(MS 6.7)地震的成功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分析了南投地震的构造背景及发震机制。根据太阳黑子数为主要参数的太阳活动度分析,曾小苹和林云芳于2013年4月预测2013年台湾高雄-南投-花莲一带,将发生MS 7.0地震。2013年5月12日,沈宗丕和林命周根据“磁暴月相二倍法” 做了一个短期和临震预测:2013年6月19日前后5天或10天左右,台湾省或邻近海域在内的地震带可能发生一次MS 7.5~8.0级左右的大地震。2013年5月26日,张建国向部分专家通报了基于他自创的全球地震天象干支序列预测图谱做出的中期预测: 发震时间为2013年4月24日-2014年2月10日(高危时区为阴历4-5月);预测地区为嘉义-台南-南投-云林(23.0°~23.4°~24.0°N,120.0°~120.6°~121.2°E);预测震级为MS 6.2~6.6~7.2。利用地震云和云地映对分析和陈界宏的磁异常交点,2013年5月26日23:55,重庆万州吴达兵预测在2013年6月中旬以前台湾云地映对地区(24°±0.2°N,121°± 0.2 °E)将发生ML 6.2±0.4地震。2013年5月27日,黄建文明确发出台湾南投应力集中警报;5月29日,又发布强应力集中持续增强特别警报。2013年6月2日13:43,台湾南投(23.87°N,121.00°E)发生MS 6.7(ML 6.3)地震,震源深度9 km。发震时间落入吴达兵的短期预测区间;落入张建国的高危时区(阴历4-5月);比沈宗丕和林命周预测的短期预测时间范围提前7天;分别落入曾小苹和林云芳的中期预测范围。震中位置与吴达兵的预测完全一致;与陈界宏磁异常交点基本一致;准确落入张建国的预测区间;与曾小苹和林云芳的预测地区一致。震级与吴达兵的预测震级高度一致;落入张建国的中期预测范围;与曾小苹和林云芳的震级预测基本一致。经过对比可以看出,吴达兵的短期预测、张建国的中期预测、曾小苹和林云芳的中期预测都是成功的。沈宗丕和林命周的时间预测是基本成功的。构造分析、震源机制解和卫星重力异常分析结果表明:屈尺-潮州逆冲断裂是南投地震发震构造;南投地震的发生与菲律宾板块向NWW入欧亚板块中下地壳并使台湾中央山脉向其西侧台湾海峡盆地逆冲有关,是卫星重力异常梯度带或地壳密度陡变带边缘与盆山边界断裂带交汇处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为掌握石漠化对岩溶地表土壤碳量的影响,选择粤北英德市岩背镇塘边村岩溶峰丛不同石漠化程度样地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指标分析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结果表明:(1)极重度石漠化使土壤厚度、地表生物量显著减少,使岩石裸露率显著增加,但在潜在、轻度至中度石漠化中,差异不显著;(2)极重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高于轻度石漠化,轻度高于潜在,但差异不显著;(3)10-2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表层,岩石裸露及土壤主要在溶蚀缝隙中分布和发育是造成极重度和中度石漠化单位重量土壤有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4)中度、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分别是极重度的49.23倍、47.9倍和29.4倍;(5)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岩溶地表生态的最主要因素,它和地表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总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土壤厚度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岩溶植物的高度适应性可以削弱石漠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文章论述了石人嶂钨矿床近几年的地质研究进展,指出矿区存在对成矿期次划分、成矿母岩位置、成矿流体性质等研究不足的问题,认为下一步应加强对本矿区云英岩型矿石进行系统研究,预计能够直接增加矿山的资源储量,有效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996.
根据2009-07和2010-01三次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珠海电厂温排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同时,利用调查资料分析排水明渠和跌入式阶梯的降温效果。结果显示,以排水口为中心,电厂温排水向外海扩散的距离越远,水温越低;最高温升4℃的影响面积小潮期大于大潮期,冬季大于夏季。电厂排水方式采用排水明渠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效果不太明显,而温排水经跌入式阶梯跌落入海的降温效果较为突出,平均降温约3.7℃。  相似文献   
997.
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偏好——以广东外来旅游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入粤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具体构成,提取4个动机维度、5个目的地属性维度和3个资源维度,其中,“放松”、“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分别是入粤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目的地属性偏好和资源偏好.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总结了放松型、家庭型、享乐型、文化型4类入粤旅游者细分市场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8.
广东韶关梅子冲银矿为隐伏-半隐伏矿床,前人认为矿体规模小、没有工业开采价值。经研究认为,地表长1300m的物化探异常可能由银铅锌隐伏矿引起,经钻探验证,找到了中型银铅锌多金属矿,矿床有可能扩大为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无定向导线在深坑矿区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该方法利用全站仪测出无定向导线各点数据,并进行方位角及各点坐标值的改正和精度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解决了控制点少,控制点间不通视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以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1965~2007年的月降水数据为基础,统计发现该区域降水前汛期突出,后汛期不明显,年内降水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4月、5月降水主要呈下降趋势,6月降水主要呈上升趋势。考虑到前期海温及遥相关指数对降水具有预测性的指示意义,本文将流域前汛期各月份降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与同期及前期1~12月全球海温及10种遥相关指数进行时滞相关。结果发现影响前汛期各月降水的海温异常关键区并不局限于广东近海,各月的海温异常关键区、遥相关指数及其影响时段存在较大差异。海温异常关键区面积各月均表现为负相关海域大于正相关海域;4月、5月正相关海域主要分布在南半球,6月正相关海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有些海区在滞后0~12月均与前汛期降水相关显著。研究有助于减少广东北江流域前汛期降水预报的不确定性,为指导工农业生产及防灾减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可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