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7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1429篇
测绘学   1257篇
大气科学   489篇
地球物理   3020篇
地质学   4618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662篇
自然地理   63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92.
杨山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位于桐柏-大别山北麓,它具有明显的前陆盆地沉积特点,由早期(D2?—C1)的复理石建造到晚期(C1—P?)的磨拉石建造;古生物地理分析表明其与华北、扬子陆块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间不可能有古洋盆的存在,因而它应当是桐柏一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前陆盆地。杨山晚古生代前陆盆地的形成说明,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的陆-陆碰撞起始于晚泥盆世之前(S3—D2),而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事件则可能代表一次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作用。  相似文献   
93.
地电台址大范围介质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取两类震源模型,即“闭锁”模型和“膨胀”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大范围层状介质在多种不同组合情况下,其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并进而计算了由附加应力、应变产生的视电阻率变化量。结果表明,不同介质组合对地电阻率前兆异常观测的影响不同,有利于发现前兆异常的大范围介质条件是:(1)坚硬层孕震;(2)孕育地震的高强度坚硬层要薄;(3)地表疏松覆盖层不能太厚。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地电台站探测范围内的介质力学,电性条件对前兆异常观测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4.
水库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实例表明,水库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一些实际资料着重讨论了水库地震与活动性强烈的大地构造区、断裂带、断块间差异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从全球泥炭地分布来看.大部分泥炭地集中在北半球亚寒带和寒温带地区,与最后一次大陆冰川后退残留的丘岗起伏的冰积地形和冰川湖群边缘地带相吻合。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处于这一地带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泥炭沼泽十分发育。  相似文献   
96.
德兴铜矿床(山)地质环境模型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艺  张光弟  初娜 《矿床地质》2006,25(Z3):531-535
文章建立了德兴铜矿床(山)包括影响环境因素在内的,开采前、开采过程及矿山部分功能区关闭之后的环境特征四方面的地质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97.
龚胜生  于颖 《地理研究》2006,25(6):1096-1106
历史人口迁移是历史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最直接的动力。通过对1211375年间湘阴县外来氏族移民过程与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他们无论是直接迁入还是辗转迁入,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土地和生存而来;67.2%的氏族祖籍江西,地缘上的亲和力和血缘上的凝聚力导致了氏族移民迁出地的邻近性和入居地的集聚性;69.6%的外来氏族在明代迁入,后唐同光年间,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为三个氏族移民高峰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氏族移民来源地,不同时期的氏族移民入居到不同的地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湘阴县氏族移民入居地从丘陵平原向河湖滩地拓展的演变,反映了湘阴县域乃至整个洞庭湖区从丘陵到平原再到湖区的区域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98.
《中国勘察设计》2006,(4):64-64
各有关单位: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事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是在住宅建设领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新时期住宅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了贯彻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指导思想,在建设部领导和相关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建设报社决定共同主办《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  相似文献   
99.
根据67个随机格网样点和分层抽样样点的耕层土壤氮素含量,在ArcGIS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等方法研究了环溪河流域土壤氮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溪河流域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g/kg和53.31mg/kg。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呈条带状和团块状分布,其低值中心区(〈0.5g/kg)位于团结村不规则三角形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值中心区(〉0.8g/kg)主要位于走马村椭圆状区域。区内土壤碱解氮其高值区(〉75mg/kg)主要分布在深弯村以西,低值区(〈33mg/kg)主要分布于窝窝店村和杨柳村一带。影响区内土壤氮素含量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地貌和坡度。  相似文献   
100.
从地上、地下有机物质生产对湿地碳输入的贡献,湿地土壤碳库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土壤碳库和碳排放的影响,甲烷排放和可溶性有机碳输出以及影响因子,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4个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了我国亚热带区域天然湿地碳循环研究的主要热点和方向:⑴沿海湿地碳库估算及土地利用转化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⑵酸沉降对于我国东南沿海低纬度地区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⑶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模型的应用与开发;⑷湿地系统可溶性有机碳的输出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