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堆石料强度变形特性与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大型三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石料应力-应变关系、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关系的指数函数表达式,以及抗剪强度包线在q-p平面上的幂函数表达式。继而推导得到了一个反映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对实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将Duncan E-B模型与新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松山导流洞进口右侧冲沟堆渣的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山导流洞进口右侧冲沟处大量堆渣存在遇暴雨发生泥石流,造成导流洞堵塞的 事故隐患,采用拉剪桩钢筋混凝土挡墙加钢筋笼,前辅以削坡减载联合加固治理。介绍了钻进过程中采用气动潜孔锤冲击振动下套管和向上反打起拔套管的方法,该方法还可用于处理卡钻、埋钻事故,拓宽了潜孔锤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63.
王树理  夏柏如  王强 《探矿工程》2000,(4):11-12,14
通过在深圳弯填海区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实践,详述了塑料插板堆预压排水固结法在该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法是软处理中比较好的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4.
65.
我国人型生产堆已建造和运行数座,堆龄已有25年。厂址分别设在沙漠地带、山沟地区和洞体内。单堆热功率为60万千瓦,电功率为10万千瓦。每座堆有36个子项,建筑面积约10万m~2。 我国的第一座大型生产堆是与苏联合作设计的。我国直接参加设计的人员约400人,中外人员的比例约为8:1。施工设计时间1.5~2年。自第二座大型生产堆之后,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就全部由我国自己承担,直接参加设计人员仍为400人,各阶段的设计总时间约  相似文献   
66.
赵刚  张红艳 《海岸工程》2001,20(1):14-19
介绍了日照港十六号路软基加固方案及其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67.
68.
藏东南波堆藏布江谷地古冰碛堰塞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东南作为青藏高原内外动力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是河流堰塞-溃决洪水链式灾害频发地区。研究该区域古堰塞湖的形成与演化,对认识、评估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波堆藏布江谷地保存有一套湖相沉积地层,通过地貌填图和光释光测年等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测海因里希事件1(H1)以来波堆藏布江谷地可能发生了一期古堰塞湖事件。该古堰塞湖可能是由波堆藏布江侧蚀白玉沟沟口冰碛垄,致使冰碛物滑塌并阻江形成的,古湖的最大湖面面积约为18.8 km2,库容蓄水量约为0.13 km3。该古堰塞湖的形成时间可能介于H1~10 ka之间,其溃决时间可能在~6 ka之后,后期河流溯源侵蚀及下切作用形成了多级以湖相地层为基座的阶地。  相似文献   
69.
张维骐  刘传周  刘通 《岩石学报》2022,(6):1630-1654
大洋下地壳是大洋岩石圈和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洋中脊及俯冲带演化以及蛇绿岩成因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下地壳堆晶岩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组成,以建立起适用于蛇绿岩中堆晶岩的构造环境判别标志。洋中脊和俯冲相关环境堆晶岩在Pearce图解上均区别于对应的熔岩成分,表明蛇绿岩中的堆晶岩无法应用Pearce图解进行构造环境判别。不同构造环境产出的堆晶岩在岩石组合、结晶顺序和地球化学上存在明显差异:(1)绝大多数洋中脊堆晶岩和弧后盆地堆晶岩较为类似,反映其来源于洋中脊玄武岩型母岩浆低压、贫水体系的分离结晶;(2)中大西洋脊DSDP 334的洋中脊堆晶岩较为类似弧前堆晶岩,是海水蚀变难熔橄榄岩重熔或混染的产物;(3)弧前堆晶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与亏损的富水、富硅的玻安质熔体的低压分离结晶过程相吻合;(4)洋岛堆晶岩的特征与相对贫水、成分富集的洋岛玄武岩高压分离结晶的特征相吻合。最后,本文总结了应用堆晶岩进行蛇绿岩构造环境判别的一系列岩石学、地球化学指标,并结合日喀则蛇绿岩中的堆晶岩体和辉长岩脉的实例论述堆晶岩在蛇绿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湖南水口山及周边是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龙王山金矿床是该区中部的一个重要金矿床.为调查该矿床废石堆污染状况、是否为周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途径、重金属迁移能力和潜在的危害,对矿区FS17废石堆进行了自然淋滤水和24 m浅钻系统取样,开展重金属元素总量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污染评价,采用四步改良BCR提取法分析废石堆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Pb、Zn、Cd、Cu、Cr、Ni、As和Fe)的赋存形态,并利用迁移指数量化废石堆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发现废石堆中Cd、Cu、Pb、As、Zn、Ni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且在垂向上分布极不均匀;其自然淋滤水样中重金属元素Cd、Ni、Zn、Cu也严重超标;废石堆浅层重金属元素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Ni≈Zn>Cu>Pb>As>Cr>Fe,深层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顺序为:Cd>Zn>Cu>Ni>Cr>Pb>As>Fe,浅层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性大于深层;说明该废石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是周围环境重要污染源,酸性废水排放为其释放污染元素的主要途径;Cd、Cu、Zn、Ni迁移能力强,是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元素;Pb、Ni、As的迁移性在深层明显降低,可以通过埋深来削弱其迁移性,而Cr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