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420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为解决在淤泥质海岸建设人工海滨浴场涉及的水质维护问题,在调查了潮流、泥沙、水质及本底生物等基础上,提出了围堤分隔、沉沙碧水、引排换水、生态自净等水质维护总体方案,并开展了沉沙碧水试验、换水可行性及设施规模论证、生物净化措施研究和长期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显示:1)围堤分隔成围区可达到碧水沉沙效果,2 d后悬沙沉降率达93%,水体中总磷浓度削减率达70%;2)利用潮差和泵站、涵闸可实现海水浴场围区节能减排的引排换水功能,泵站和涵闸分别按单次补满或排空确定规模;3)生态自净系统构建需在本底调查基础上,按照食物网结构的营养动力学原理,投放适宜数量和规模的鱼、虾、蟹、贝、藻等;4)随着活动人群数量增加,水质有变坏趋势,并且呈明显季节性变化。最后,研究建议加强引排设施维护和生态系统监测,控制夏季人流数量,加强水体交换频次。  相似文献   
892.
杨照  吕阳  马良 《海洋科学》2023,47(8):33-48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主题为波浪能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梳理波浪能领域研究趋势、科研力量布局,分析主要涉及学科方向和学科交叉情况,构建领域监测指标和前沿热点剖面,挖掘领域演进脉络与高被引关键文献,分析全球波浪能研究领域研究动态、前瞻热点及未来趋势,为波浪能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波浪能领域科研论文体量及被引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经历初步发展、繁荣发展和深化发展的阶段,涌现一批核心文献与著者,团体化纵深协作趋势尚待强化,亟需多学科深度融合。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发展领先,研究机构方面普利茅斯大学、里斯本大学优势明显。该领域热点主要集中在波浪能转换装置、波浪能资源评估、振荡水柱波能转换、波浪能多能互补及环境相互作用。与风能等新能源多能互补和组合式联合发电、与其他海上结构耦合开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3.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上的新生代盆地,其中发育了丰富的断层和岩浆侵入体,对油气成藏和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叠后时间偏移、倾角时差校正后的叠后时间偏移(以下简称:叠前部分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三种成像方法对台西南盆地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成像,并对比分析了这3种成像方法对台西南盆地中断层和岩浆侵入体的识别效果。叠后时间偏移可识别规模较大的主要断层,难以识别规模较小的断层。叠前部分偏移对规模较大和规模较小的断层都可以进行识别,较叠后时间偏移识别出的断层数量更多。叠前时间偏移不仅能够识别规模较大和规模较小的断层,还可以对规模更小的断层进行识别,其识别出的断层数量多于叠前部分偏移。叠后时间偏移无法准确识别岩浆侵入体中的透镜状结构特征;叠前部分偏移能识别出岩浆侵入体的透镜状岩块;叠前时间偏移识别出的透镜状岩块较叠前部分偏移的识别结果更加完整。进一步讨论了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中偏移最大倾角参数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道地震成像方法识别台西南盆地断层和岩浆侵入体的效果,希望对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与构造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94.
《测绘学报》2022,(11):2254-2254
为进一步促进前沿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增强学术圈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测绘学报》编辑部与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易智瑞”杯《测绘学报》2022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论文评选范围为本刊近一年所刊出的论文,按照被引频次、下载量、选题方向等综合指标遴选出30篇入围论文,采用编辑部初审、网友投票与评委会终审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根据综合指标确定20篇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895.
为通过数据处理提高SWOT的观测精度,本文采用双侧刈幅独立交叉定标对相位误差和倾角误差复合输入的情况进行误差估计。本文选取横跨经度100°和纬度60°的南太平洋东部地区,以HYCOM数据作为海洋真值,根据AVISO官网提供的SWOT和Jason-2 (2016年10月前)轨道参数利用SWOT simulator进行仿真采样,进行刈幅自交叉和星下点刈幅交叉实验。实验将90%的误差校正到4 cm内,近75%的交叉点残差的标准差降到2 cm内,较解算前提升一倍,表明在仪器精度较低时,双侧刈幅独立交叉定标的方法能够科学有效估计两种误差的复合输入值,显著降低了误差水平。  相似文献   
896.
地质灾害防范管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是近20 a来一项新的事务,从零起步→基层实践→摸索总结→持续完善,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新的空间、新的格局和新的提升。基于《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结合《福建省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和20多年来作者在典型沿海山区大县(安溪)的基层探索实践,承接作者独撰2006年发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论》,以福建为例,针对台风暴雨的显著特性,概括现状、立足实际、剖析问题、面对短板和制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复盘+推演”等方法,对福建地质安全隐患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孕灾启动情形、成灾致灾机理、早期识别和排查评价方法的建立展开逐项的分析阐明,初次提出“坡++”建房方式、不可忽视的“两个层积层”等概念,初步提出以本文提及的“创建+依靠”为基础,实施“双控模式+三员模式+四道防线”等相配套的精细化管控新举措,综合归纳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防范组合拳之对策。粗略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跟广大同行、专家和读者能进一步商榷、探讨和提升。  相似文献   
897.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频谱激电测量(SIP)、大地电磁测深(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深部矿体常赋存于控矿断裂沿倾向的倾角变缓段,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这一模式是地质构造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的要点是:在地表通过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的深部结构和倾角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预测深部矿的位置、规模。【结论】阶梯成矿模式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核心技术前提和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SIP、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能够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是阶梯找矿方法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98.
以南京市栖霞古镇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失稳原因和变形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边坡潜在的滑坡问题进行加固设计,模拟不同长度和倾角组合下锚杆加固效果,根据边坡稳定性系数及锚固后边坡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确定锚杆长度7 m、倾角20°为最佳方案,并结合其他加固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边坡位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加固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