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7篇
  免费   1749篇
  国内免费   2198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9221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94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以云南曲靖地区筇竹寺组泥页岩为例,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常规扫描电镜等实验技术手段,探究泥页岩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的发育类型与特征。结果表明: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孔隙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主要发育的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有机质孔隙、粘土矿物孔隙、颗粒矿物孔隙、微裂隙等,以有机质孔隙最为发育,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介于1.59%~11.33%之间,平均值达到了5.0%,小孔、微孔所占储集空间比例约56.5%,中孔和超大孔所占比例为34.0%,大孔相对较少。控制筇竹寺组页岩孔隙发育的因素主要有TOC、矿物组分和成岩作用,TOC是影响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主要储存空间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陆相富有机质页岩较为发育,页岩连续厚度较大,含气性好,有望开辟四川盆地页岩气新区新层系。然而,复杂的人文干扰(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和较大的埋藏深度(2000~3000m)挑战了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的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川西南沐川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页岩气的进一步勘探。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资料基础上,优选了川西南沐川地区须家河组作为新区新层系的探测目标,根据研究区地质情况,构建理论电性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和“已知”钻孔标定方法试验,确定了宽频大地电磁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在重点页岩气远景区部署一条宽频大地电磁剖面,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结合地质资料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认为研究区一带地层连续、完整,断裂不发育,具有稳定的地质结构,其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较大厚度的富有机质页岩,可作为本区页岩气勘探的新区新层系,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致密气资源前景。同时,证实了在3000m以浅页岩气探测方法中,宽频大地电磁法(BMT)可以有效地识别富有机质页岩规模和空间展布特征,是一种快速、经济、无损有效的页岩气探测方法,可以为页岩气勘探提供先导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地质情况页岩气探测提供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发育豹斑状云质灰岩,因其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及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而长期受到关注。文中以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马家沟组四段顶部为例,依据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原位激光剥蚀的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为: (1)常发育于(含颗粒)泥晶灰岩中,且向上白云石化程度增强,云质斑块内常伴有针状或板条状石膏假晶;(2)按产状可大致分为水平、斜交和不规则花斑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向上变浅序列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序列顶部多见近原地角砾化;(3)基质灰岩与云质斑块的δ13C、δ18O值较同期海水略显负偏,顶部不规则云质斑块负偏程度最大;(4)“豹斑”与基质灰岩均具有较低的Mn、Sr、Ba等含量和低Mn/Sr值;(5)“豹斑”的ΣREE含量较基质灰岩略低,且皆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δCe微弱负异常,δEu无异常。依据上述结果,推测关家崖剖面马四段豹斑状云质灰岩产状受到生物扰动和高频海平面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耦合控制,序列由下至上耦合改造由弱变强,形成下—中部以岩溶影响较小的水平和斜交虫迹为特征、上部叠合岩溶强改造形成不规则花斑的垂向序列组合;早成岩期的暴露岩溶不仅叠合改造生物潜穴,而且蒸发浓缩的有限重卤水沿叠合优势通道优先交代孔渗条件更好的区域,至埋藏时期白云石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了区内类型多样的豹斑状云质灰岩。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是马四段这类特殊的豹斑状云质灰岩或豹斑状云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这类储集层的分布,这一认识可为高频暴露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4.
渐新统珠海组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主要储集层发育层位之一,但其物源区位置、沉积物搬运路径等关键问题仍存在争议。为此,选取珠江口盆地不同构造单元3口关键井珠海组上段砂岩样品开展锆石裂变径迹(ZFT)、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研究,进而开展珠海组物源分析。盆地西部西江凹陷XJ28井与白云凹陷LW3井ZFT、AFT年龄组分相似,包含晚三叠世的ZFT年龄组分,且ZFT、AFT主要年龄组分分别为白垩纪、古新世;盆地东部陆丰凹陷的LF7井ZFT、AFT年龄组分明显比前2口井偏年轻,ZFT主要年龄组分为古新世。3口井的ZFT、AFT年龄组成表明其珠海组上段物源均主要来自珠江口盆地北侧的华南地块,但盆地西部与东部显示出明显的物源差异。盆地西部XJ28井以及LW3井物源特征总体一致,均由古珠江水系供源,其物源以珠江流域中生代花岗岩为主,还包括华南地块腹地的中生代沉积岩。盆地东部LF7井的物源主要为陆丰凹陷北侧的沿海中生代花岗岩,物源组成相对简单,沉积物搬运距离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995.
综合利用烃源岩地球化学、薄片分析、常规物性、测井曲线、流体包裹体及试油等资料,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大路沟区长2油藏油源条件、储层特征、成藏年代及油气富集规律. 结果表明: 大路沟区发育长7优质烃源岩, 黑色页岩有机碳平均为4.57%, 有机质类型为以生油为主的Ⅰ—Ⅱ1型, 并已达到大量生油阶段, 可为长2油藏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长2油层组河道砂坝砂体储层物性较好, 面孔率平均高达11.4%, 储油能力强. 长2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复合型, 具有油水界面; 矿物颗粒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揭示出油藏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 时间约为115 Ma; 长2油藏分布和富集主要受圈闭发育位置与规模、储盖层有效配置及储层物性的综合控制. 该研究可为靖边油田长2油藏的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水泉南山附近采集到酒局子组植物化石,通过系统鉴定,共计12属18种,包括楔叶类、木贼类、瓢叶类、真蕨和种子蕨类及科达类等,其中以Pecopteris (Asterotheca) hemitelioides和Cordaites principalis为代表,均为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常见分子或代表分子,表明赤峰地区在宾夕法尼亚亚纪时应属华夏植物地理大区.酒局子组的时代应当归于宾夕法尼亚亚纪.植物群中发现高大的科达类,并有大量反映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真蕨和种子蕨类,显示该区当时应处于亚热带-暖温带雨量充沛的湿热环境.  相似文献   
997.
在野外勘察和实测剖面的基础上,运用粒度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多碎屑三角端元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昌吉南部侏罗系头屯河组进行研究.认为头屯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滨浅湖亚相.碳氧同位素样品结果显示13CV-PDB值均在-9‰~-17.3‰之间,平均-13.275‰,18OV-PDB值在-14.2‰~-16.2‰之间,平均-15.425‰,18OV-SMOW值在-14.2‰~-16.3‰之间,平均-15.05‰,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形成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成岩压实的温度范围为99.26~114.1℃,埋深在4.34~5.23 km之间,平均4.87 km.物源分析反映其主要为隆升基底、岛弧造山带的构造背景,并在沉积后期显示为混合物源区.侏罗纪沉积环境由潮湿型气候逐渐向干旱型气候转变,在头屯河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发生多次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与较强氧化环境之间的交替转换.  相似文献   
998.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2 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是未来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薄片鉴定,结合全岩衍射、特征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划分出硅质页岩相、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4种页岩岩相类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指标表明,山2 3亚段继承了太原组沉积晚期地形平缓的陆表海格局,大规模海侵导致本区在山2 3沉积早期快速演化为海湾环境,沉积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水体盐度接近正常海水,有机质保存有利,形成了该亚段下部富有机质页岩相,其中钙质硅质(或硅质钙质)页岩相是相对优质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具有高有机质含量、高脆性矿物含量、低黏土含量的特点,为页岩气开发有利层段。进入山2 3沉积晚期,区内逐渐演化为障壁岛沉积体系,在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中发育硅质黏土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虽多次受海侵影响,但海水影响程度总体上逐渐减弱,水体盐度呈降低趋势,沉积环境趋于氧化,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变差,导致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同时脆性矿物含量偏少,不利于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999.
烂泥沟金矿位于南盘江坳陷,是我国一个超大型的卡林型金矿,地球物理和沉积相研究表明,该矿区整体位于斜坡相地层。本次研究以南盘江坳陷烂泥沟金矿中斜坡相地层中三叠统许满组、边阳组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ICP-AES等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分析测试结果,明确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许满组、边阳组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Cs元素强烈富集,Li, Cu, Sn, Pb, V,U等六元素相对富集,Ba元素亏损,泥岩总体富轻稀土;(2)该区中三叠世古水体较深,整体多为富氧—半咸水介质,仅许满组三段沉积期为咸水介质;(3)该区许满组三段沉积期为干旱气候,许满组四段沉积期为半潮湿-半干旱沉积环境;(4)该区中三叠世由大陆岛弧提供沉积物源。  相似文献   
1000.
冈底斯南缘泽当地区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文章根据泽当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地质特征,结合地质剖面测制和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对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进行分类,将典中组火山岩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过渡相和火山沉积相。根据火山活动喷发旋回特征,将研究区典中组火山作用分为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下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韵律,上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6个喷发韵律。根据火山岩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及其相互叠置关系,在研究区识别出1个破火山机构,2个层状火山机构,即结巴乡东破火山机构、多颇章西层状火山机构和擦结日层状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