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0篇
  免费   1733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测绘学   69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662篇
地质学   4019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67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建设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介绍了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的建设。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网络,以GPS观测技术为主,结合精密水准、精密重力和流动地磁测量,将3者重合到GPS观测基准站上获取观测信息,初步构成一个时空相结合,点线面与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观测网络。该网络可动态监测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变化,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背景信息,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应用断层泥扫描电子显微(SEM)构造来研究断裂的活动性,已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区几条断裂带断层泥和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SEM构造特征的研究,对断裂带的相对活动时限及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与野外宏观调查、现场仪器测试、遥感101系统图象处理结果基本吻合,在微观领域为市区断裂活动性研究提供了依据。这说明该方法在工程地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994.
通过对大连地区遥感影像解译,大连及其周围6000km~2范围内的线性构造可划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北北西向、北西西向等7个线性影像带,同时,划分了区内相对隆起区和沉降区及其活动性质、规模。通过对大连地区挽近时期以来的新构造的分析,大连地区地震震中分布有如下规律:地震震中多分布于环形体的上升部位;地貌景观的分界线或衔接处;断裂的交叉处等。据此,对大连地区的地震进行了区域划分。大连市区及其开发区属稳定区。  相似文献   
995.
996.
萨热阔布金矿床的围岩蚀变表现为一种线性的前进变质作用,使近矿围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晶体增大,并产生了硅线石、红柱石等低压型高温特征变质矿物,同时在含金石英岩中也出现了黑云母、角闪石、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菱铁矿等有特殊成因的变质矿物,而且含金石英岩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甚弱,这些地质特征明显不同于与黄铁绢英岩化退变质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或剪切带型金矿床,它应该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其形成过程可能与断裂变质作用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卫航片解释、野外地质调查和相关年代学研究与综合前人已有资料分析,阐明了红河断裂带作为一个整体自中新世以来大规模右旋位错的地质依据,论述红河断裂带在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红河断裂带后期大规模右旋走滑运动与青藏高原隆升间的某些相关性。研究表明:中新世以来,红河断裂带大规模右旋走滑运动在北段区主要表现为尾端拉张伸展---构成典型的滇西北裂陷盆地区,且自中新世经上新世至第四纪,伸展型盆地由西北向东南扩展;中段区为典型的右旋走滑变形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体、上新世煤盆及礼社江水系均显示为同步右旋位错。上新世以来右旋位错量达30~32km;南段带内由山前水系右旋位错和断裂谷内右旋"撕裂"变形为主要特征。从中新世经上新世至第四纪,与山体快速隆起相伴的断陷盆地有从东南向西北扩展的趋势。根据地质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内 K Ar、FT和SEM测年资料分析,可以初步认为,红河断裂带大型右旋走滑运动开始于 8~7Ma,强烈活动于5Ma±。  相似文献   
998.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走滑断裂,运动速度大于2mm/a;虎牙断裂整体速度2.55mm/a,断裂性质为右旋走滑断裂,而震源机制解为左旋走滑断裂。这一结果,可能与GPS观测时段、位置及断裂面结构、几何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杨光 《测绘学报》2006,35(4):410-410
GPS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测量手段之一,其精密定位理论和技术已在大地测量、地壳运动监测、精密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受GPS系统本身的因素限制,GPS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误差通常为水平方向的2~3倍;并且在水电工程深峡谷遮蔽严重的区域,GPS定位精度会迅速下降,甚至完全无法定位.在水下、地下、室内和隧道内也还无法采用GPS定位.  相似文献   
1000.
DInSAR技术对不同方位形变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DEM数据为假想的地面目标,只考虑距离对相位的影响,模拟竖直向、距离向和方位向形变的干涉纹图,从而研究DInSAR技术对空间不同方位形变的敏感性。在所有模拟参数和形变位移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三个不同方位形变所产生的相位从0到2π变化的完整干涉环的数目是各不相同的,揭示DInSAR技术对不同方位地表形变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竖直向、距离向和方位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