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215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6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91.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研制系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由我院研制,无锡钻探工具厂制造,经河南第一水文队生产性试验,在6—8级灰岩、白云质、夹燧石灰岩、致密灰岩中,采用双壁钻杆实现了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进274.77m,最高时效9.16m  相似文献   
92.
段光耀 《广西地质》1994,7(1):49-54
本文通过都庞岭北部地区沟系土壤测量找金实例,表明在通行不便的特殊景观区采用沿河、沟谷西侧采集地球化学土壤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探讨了沟系土壤测量的应用条件、布样方法等,供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3.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针对叶县盐田的地质条件,上部无岩心钻进,采用大钻压、低转速、高泵压、大泵量喷射钻井的快速钻进技术;下部取心钻进,采用小钻压、高转速、低泵压、小泵量的取心钻进技术。采用防塌淡水泥浆与饱和盐水泥浆分别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讨论20-200MHz频率范围内平行板电容法测量岩石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方法,指出常用的静电场公式的局限性,给出较精确的似稳场动态公式,并讨论20-50MHz频率范围内的岩石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97.
两种类型爆破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永平三次地表爆破与福建龙海两次井下爆破所获得的大量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观测资料。确认了爆破膨胀冲击力是使氡及其它水化学组份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爆破后引起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与各观测点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球化学环境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的水文地球化学前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本文讨论了利用离子泵测氦仪,测定水浸土壤样的水中氦的找铀矿方法。通过十项浸泡条件及测量试验,确定了处理土壤样的水浸技术。在矿床上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陡倾角地层的条件下,壤中氦异常出现在深部铀矿化范围的水平投影位置上,说明该方法对寻找隐伏铀矿是有效的,可用于地表详测等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9.
王俊国  刁桂苓 《地震学报》2005,27(2):178-183
千岛岛弧地区属于全球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利用哈佛大学测定的千岛岛弧地区地震的矩心矩张量(CMT)解, 分析该地区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特征, 提出利用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的一致性参数a进行地震预测的思路. 研究结果表明,MWge;7.5地震之前, 都有一致性参数a降低的现象,a的低值起始的时间在发生大震之前的10多天至110多天, a的低值截止的日期距大震在30多天至2天. 相互之间虽然并不完全一致, 但是差别不大. 这种现象的稳定性, 尚需时间的检验, 但是设想在长达数百公里的地区, 连续发生MWge;5.3的地震的震源机制都与构造应力场一致, 应当不是随机的现象, 而是一种具有预测意义的现象. 当积累的震例足够多时, 则有可能确定统一的评判标准和预测准则.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一种进行取心钻进设计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将技术经济学的思想引入钻探工程设计中,从而实现取心钻进方法的优选。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任何钻探项目取心钻进方法的选择。在研究中,建立了评价取心钻进施工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导了钻进时间和成本的计算公式,并以一个5000m取心钻进项目的设计为例,对CCSD科钻一井的取心钻进方法进行了评价,证明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发明和研制成功的螺杆马达-液动锤-提钻取心法是一种高效、优质、低成本和安全的取心钻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