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530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海洋远程快速检测氰化物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体化检测装置,未来可搭载到无人艇上实现自动快速检测。针对最佳检测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得到最佳检测条件:对于100 mL的待测样品,加入酒石酸固体1.5 g;用1~2滴浓度为150 g/L的碳酸钠溶液浸润苦味酸试纸;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10min。在最佳检测条件下,检测检出限达0.3mg/L。该方法实现了适用于海水氰化钠的远程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无需人员进入污染现场,安全性高。可广泛用于海洋危化品泄漏、湖泊污染、现场应急筛选等场合的水体样品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2.
以广播星历为起算轨道的北斗卫星实时滤波精密定轨往往需要较长收敛时间,针对此,提出利用超快速精密星历约束的实时精密定轨方法。通过MGEX跟踪网全球分布的51个测站连续7 d的实测数据,利用平方根信息滤波对北斗卫星实时精密轨道进行确定,并以3 d解事后轨道作为参考,评估北斗卫星实时滤波轨道精度。结果表明,利用广播星历作起算轨道时,北斗实时滤波轨道平均需要经过15 h收敛才能达到稳定,而新方法在这段时间内轨道变化较为平稳,未出现明显的收敛现象,并且7 d时间内GEO卫星在切向、法向和径向上RMS分别优于2.5 m、20 cm和30 cm,IGSO和MEO卫星在3个方向上分别优于30 cm、15 cm和10 cm。
  相似文献   
103.
在波浪对海上建筑物绕射和辐射问题的计算中,面元法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传统面元法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均为未知量的平方量级,很难满足大范围多未知量问题的计算需要。采用预修正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pFFT方法),使计算量与存储量都降低到未知量的线性量级。以淹没圆球与漂浮圆柱两个典型算例为基础,通过不同未知量时pFFT方法与传统面元法的计算量与存储量的对比,以及pFFT方法自身各步骤计算时间的对比,研究了不同网格方案的选取对pFFT方法计算量和存储量的影响,推荐根据未知量个数采用计算时间最小化原则选取pFFT网格参数。  相似文献   
104.
一、为什么要加强隐伏矿预测研究众所周知,目前我省矿产勘查工作仍是以已知的重要成矿区(带)为主要对象,而在这些研究和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找矿主体已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转变,找矿工作也存在信息少、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加强隐伏矿的预测研究、实现找矿靶区快速定位,是提高找矿成效、减少投资风险、更好地适应矿产勘查中找矿主体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ENSO事件对GNSS ZTD(水汽)周期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河北省为例开展ENSO事件对GNSS ZTD及其周期变化的影响研究。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筛选出南方涛动指数(SOI)与GNSS水汽的共同周期,再利用小波变换提取GNSS水汽与SOI共同周期所在的高频项,并将重构的高频项与SO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I与GNSS ZTD存在负相关性,由此推断ENSO事件与GNSS ZTD的周期变化存在一定关联。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别提取ENSO事件和正常气候下GNSS ZTD的变化周期,分析ENSO事件对GNSS ZTD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ENSO暖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对GNSS ZTD的最长显著周期存在显著影响;ENSO冷事件(拉尼娜事件)对GNSS ZTD的最长显著周期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高性价比的GPS定位定向仪的设计及实现(〈1mil,2σ)方法,系统利用了实际应用中的有利约束条件,对基于LAMBDA方法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算法进行了改进,经过系统工程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单频、高精度、快速定向数据的输出。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为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细化各级预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预案中要突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能.  相似文献   
108.
在综述国内LUCC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驱动因子.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基于非线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了建设用地演变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9.
震后早期快速、准确的余震预测对震后灾害风险应对和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十分重要.震后早期阶段地震目录不完整性是影响现有余震预测方法快速、准确预测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模型的发展,使得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的余震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针对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难以开展有效的余震预测问题,分别从提升余震检测率角度阐述了匹配滤波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从统计地震学的余震补齐角度阐述了双尺度变换技术,从最大限度利用余震信息实时预测角度阐述了Omi模型和Lippiello模型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综合解决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余震预测“瓶颈期”问题的技术路线,为从事地震检测、余震预测以及震后趋势研判等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