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陇中和鲁西南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问卷调查、气温和降水资料等气象资料以及农业灾害资料,分析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单县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情况,探讨影响感知的因素.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感知到气候变化,但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较复杂.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是制约人们感知的最重要的要素,决定了感知的总体特征;感知也受相较调查时间而言较...  相似文献   
102.
博物馆既是国家、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公众休闲的重要场所,它为当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了高素质的休闲和旅游环境。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首都博物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对创建、强化和提升博物馆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基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法,以南京市为例,从城市居民感知视角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从旅游偏好、旅游频率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探讨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知晓度、居民对各乡村旅游点开发水平的感知与其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印象与旅游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作为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延伸,多基线SAR层析成像技术能够分离单个SAR像素内的多重散射体信号,精确地获取人工地物目标的三维位置和形变信息,突破城市地区形变监测中叠掩效应的制约,实现城市动态形变监测。尤其是新代高分辨军SAR卫星发射成功后,为城市动态形变监测研究提供了大量高分辨军高精度数据源。本文首先介绍SAR层析技术的理论模型,然后归纳了现有的层析算法和应用领域,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其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5.
高光谱遥感能够同步获取目标场景的光谱数据和空间图像,满足对目标物体成分组成和形貌特征的探测需求,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准农业、地质勘察、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近几年,得益于优秀的空谱信息表征能力,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然而,基于一定规则和固定方形窗口的卷积运算无法满足不同对象、不同分布的空谱特征提取需求,当像素位于类别边缘时该模式无法避免其他类别的无关信息,导致类别间的信息扩散以及跨类别像素的误分和错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自适应感知的高光谱图像空谱联合分类方法,并通过联合不同邻域范围的空谱上下文信息来改善模型的局部空谱建模能力。具体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将常规卷积网络的全窗口滤波器拆分为不同方向的半窗滤波器,从而设计出侧窗卷积以捕捉具有方向性的空谱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方向的侧窗滤波核整合到统一的卷积架构中构造空谱分离多方向卷积,并设计方向自适应感知模块,以密集连接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多方向自适应感知分类网络,赋予模型自适应学习多种空谱结构特征的能力,弥补常规卷积和侧窗卷积只能建模单一方向空谱关系的不足,提升模型对...  相似文献   
106.
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  张昀  崔昆仑 《地理研究》2009,28(6):1528-1536
借助SD法即语义差别法获取人们对台州地区9个城市的整体感知,并研究这些感知与代表城市特征的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台州城市群总体特点较为中庸,但各城市特点各异,基本能分为三组;城市的感知和城市的客观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与客观指标预期相关的感知和实际相关的感知存在一定出入;各种指标对感知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指标、规模指标、区位指标和建设指标;经济总量对感知的作用大于人均经济量的作用;受到客观指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感知依次是:城市现代化的感知、城市规模和繁华度的感知、城市有序度和城市心理距离的感知、城市尺度的感知;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最后得到了特定感知量级下对应的城市客观指标值。  相似文献   
107.
汪德根  陈田  刘昌雪  潘婷婷 《地理研究》2009,28(5):1414-1426
以休闲旅游需求较高的上海、杭州和苏州3市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新休假制度"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实施五个小长假"和"实施带薪休假"对居民休闲旅游行为产生影响的潜在特征,确立了新休假制度9个公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进一步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和3市居民对新休假制度的影响感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取消"五一"长假对居民休闲旅游影响较小;(2)对实施5个小长假支持态度反映出居民的旅游需求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3)普遍赞成带薪休假制度反映了居民对于休假权利的觉醒,使得居民能享受优质的休假旅游,加强监督和保障机制是确保带薪休假落实的关键;(4)节假日调整有利于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旅游者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侠  顾朝林  梅虎 《地理科学》2007,27(1):121-126
旅游者感知是旅游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的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的心理过程。旅游者感知评价涉及的因素很多,评价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确切性,决定了感知评价的灰色性,针对这一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相结合进行旅游者感知的综合评价。首先分析了影响旅游者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者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据评价模型以大桂林旅游圈的五个主要旅游地为例,对旅游者感知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研究表明,旅游者感知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所得结果客观、可信,能够为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和营销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供水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但由于管道腐蚀、老化和人为破坏等,管道泄漏问题日趋严重,事故频率持续上升。传统的单一管道测量技术由于受地下环境干扰、探测精度低等问题,无法精确定位泄漏位置,极易造成管道管理混乱、事故频发、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将韶关市已有手段、设备集成,实现一种多源感知融合的测量方法,可解决供水管道泄漏检测效率与精度问题,实现智慧水务供水管道的快速预警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聚落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研究的最有效的切入点。由于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传统聚落景观的多样化特点比北方地区表现得更为鲜明。不同地方环境与文化背景下的南方传统聚落景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异和景观意象差异,从而划分出识别性较强的8个聚落景观区和40个景观亚区。8个聚落景观区为:Ⅰ.江浙水乡聚落景观区;Ⅱ.皖赣徽商聚落景观区;Ⅲ.闽粤赣边客家聚落景观区;Ⅳ.浙南闽台沿海丘陵聚落景观区;Ⅴ.岭南广府聚落景观区;Ⅵ.湘鄂赣平原山地聚落景观区;Ⅶ.云贵高原及桂西北多民族聚落景观区;Ⅷ.四川盆地及周边巴蜀聚落景观区。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遗产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