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0篇
  免费   2000篇
  国内免费   2530篇
测绘学   830篇
大气科学   854篇
地球物理   2022篇
地质学   7308篇
海洋学   869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1277篇
自然地理   111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5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981.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流体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流体世代、形成温度、盐度、体系密度、压力等特征认为,从岩浆阶段—成岩阶段—成矿阶段—成矿期后阶段,流体共分为5个世代,其中第一世代至第四世代都与成矿有关。成矿流体属NaCl-H2O体系,最佳成矿温度是420~240°C,盐度w(NaCl)为13%~17%,密度是0.82~0.97g/cm3,而成矿压力为20.0~42.5MPa,属深源—浅成—多期动热改造的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82.
煤成油排驱机理与初次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吐哈盆地煤成油典型实例出发 ,分析了煤的物性特征及烃类与煤中各级孔隙相互作用机理 .指出烃分子与煤孔隙表面质点相互作用是煤成油排驱的主要制约因素 .煤孔隙分布特征及生烃潜力是制约煤成油排驱的内在因素 ,构造挤压剪切应力是煤成油排驱的外在动力 ;煤成油排驱具有较泥质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 ,其最有利排驱时期应是Ro 为 0 .9%以前 ;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及裂隙与输导层如断层相连 ,构成了烃类网络中心的烃类排驱运移出母体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983.
984.
黎凯武 《地震学报》1998,20(5):545-551
研究表明,中国河北省是引潮力与强震相关区: 1966年邢台地震、1967年河间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即均为引潮力触发的地震.本研究对这些地震发震时刻共同特性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日月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值时刻的计算发现,上述地震时刻与朔望大潮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极为接近,隆尧6.8级、宁晋7.2级、河间6.3级地震滞后日月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均仅几十分钟,而唐山7.8级大地震仅超前16 min(力的方向均为向西,与太平洋板块对华北块体挤压力方向一致),这就是它们的时间特性.这种地震的时间特性体现了这些地震的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日月引潮力控制、受引潮力所激发的.这是符合引潮力触发机制的,因而是引潮力触发地震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85.
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欣  高国英 《地震学报》1998,20(6):573-579
分析研究了新疆伽师强震群的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6.6级地震前,序列频度衰减系数hh>1.6级强震前序列地震能量释放特征为持续增强或剧增;5级地震前序列频度呈现平静特征.震源机制结果是:强震群震源断错以右旋走滑为主,具有张扭性特征.   相似文献   
986.
利用同时反演两个点源震源机制的原理,估计了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主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丽江主震由两次主破裂组成,两次破裂的时差约12 s,相距约26 km.第1次破裂形成近南北向的张性倾滑-走滑断裂,第2次破裂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介绍了同时反演两个点源机制的方法及直接分析数字化波形记录的结果,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认为1995年10月的武定地震和本次丽江地震是同一力学过程在不同时空点上的表现,其发生顺序与动力传递的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987.
山西地堑系现今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安美建  李方全 《地震学报》1998,20(5):461-465
利用综合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测量资料,对山西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该地区与其东部的华北地区具有明显差异的应力状态.其次,通过拟合观测资料,对影响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的边界力作用等进行了反演研究.反演计算结果显示,边界力作用是影响山西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主要因素,区域内部的材料及其性质是影响构造应力场分布的次要因素.山西地区构造应力场水平最大主应力与断陷盆地展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8.
兵库县南部地震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JST;JST=GMT+9h)发生在兵库县南部的活动断层上,对几个城市尤其是神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通过对宽频带及强地面运动地震图的分析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大小(地震矩和震级)。由长周期矩心矩和量反演的震源机制是,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33°,83°,169°,补偿线性偶极向量分量小(1.5%),M0=3.0×10^19Nm,Mw=6.9  相似文献   
989.
1929年大浅滩地震(M_s=7.2)是发生在加拿大的最大和最致命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底滑坡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坏。曾经认为(Hasegawa and Kanamori,1987),单力机制(滑坡)比双力偶机制更符合观测资料,因之曾认为这个事件不是地震。但是个别的研究只考虑了4个双力偶解并且留下了许多不能回答的问题,特别是与震源时间函数和沉积物体积有关的问题。本文用了大量的地震图来核查全范围的双力偶解,以便进一步确定这次事件的性质。通过波形正演和反演两种方法,表明这是一次有复杂震源机制的地震事件。第1个也是最大约子事件是沿北西走向断层面发生的走滑双力偶事件,后面两个子事件可能是沿北东走向断层面上的走滑双力偶机制,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类型的机制。第1个子事件有约束较好、为20±2km的震源深度,另两个子事件深度似乎也为20km,但精度为±5km。这些震源深度结果也说明这次事件不是滑坡。子事件地震矩之和相当于一个M_w=7.2±0.3的地震,和长周期资料的矩心矩张量(CMT)方法得到的M_w=7.1±0.1的地震的矩很一致,也和直接从地震图上计算的M_s=7.2(±0.3),m_b=7.1(±0.2)的矩差不多。用双力偶机制模拟海底位移结果表明,海啸是滑坡产生的,不是地震直接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0.
山东新城金矿床的叠加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研究了Ⅰ号矿体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下部异常显示有深部盲矿前缘晕叠加,1994年探明的Ⅴ号矿体正好与其对应。1997年继续研究和建立了新城金矿的原生叠架晕模式,并用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