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6篇
  免费   1639篇
  国内免费   2753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758篇
地质学   8770篇
海洋学   57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3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利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分析技术对国内外软玉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测定,并分析软玉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与玉矿成矿机理和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软玉依据成矿机理不同可以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软玉由花岗闪长岩和白云石大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主要化学成分偏向于透闪石,但是少数样品受地质环境影响会变为阳起石;第二种类型的软玉由镁橄榄石与中-低温热液交代作用而成的蛇纹岩再同围岩(大理石或白云石)接触交代蚀变而形成,主要化学成分接近甚至已转化为阳起石。第二种类型的软玉比第一种类型的软玉含有更多的Cr、Co、Ni等过渡金属元素。两种类型玉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上的差异可为主要成分为软玉的中国古代玉器的玉料来源判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福拉凹陷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湖相好—极好烃源岩,但热演化程度低、成藏主控因素不确定,勘探潜力不明。通过地层层序划分、构造分析、沉积相分析,认为张剪性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福拉凹陷的构造与沉积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一定规模有效生烃凹陷,可形成Abu Gabra组烃源岩层,Abu Gabra组自储自盖,Bentiu组储、Aradeiba组盖及Aradeiba组自储自盖等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第二套储盖组合为该凹陷不同于六区其他凹陷的良好储盖组合。紧邻生烃凹陷、继承性发育的构造带,如中部滚动背斜—断鼻、南部次凹西缘断鼻、南部断阶带断鼻、北部次凹东缘断鼻等构造带是有利的成藏带。继承性发育的Fula1号滚动背斜、Fula2号断鼻构造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勘探风险低,为有利的勘探目标。这些认识为福拉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且其研究方法及思路也为新区油气勘探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3.
缝洞型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特征及油井生产规律。结合实验结果,利用J.Cruz-Hernández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拟合,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流体的渗流机理,J.Cruz-Hernández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和流动速度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提出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分异作用、溶洞比例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塔中地区早二叠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地质信息。火山岩体(侵入岩和喷发岩)是流体穿层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其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有助于洞察塔中地区流体活动信息和油气运聚特征。依据火山岩的地质与地球物理响应和钻井资料,开展了火山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活动规律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岩浆活动在早二叠世早期多沿断裂带以喷发为主,晚期以次火山侵入为主,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岩浆活动一方面破坏或改造原始油气藏,另一方面促进油气生成、改善储集层空间。其中火山通道和伴生裂缝不仅是油气垂向输导的优势通道,还可以形成新的圈闭类型油气藏,如超覆-披覆型、岩体刺穿遮挡型、抬升淋滤型等。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相似文献   
996.
黄骅坳陷高尘头地区东营组油藏是顶油底水深盆油藏.在对该地区深盆油成藏机理及控制因素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储层物理模拟实验,深入分析储层均质和非均质砂层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证明,各砂层渗透率和厚度差异对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充注层位是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验证储层非均质性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ore deposit genesis”, the authors made us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conditions at the Tectono-geochemistry Research Room under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ut the focus on the multi-source of tectonically controlling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genesis and multi-ore deposition so as to shed light on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s of super-large Cu and Au deposits. In addition simulating experiments were made on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rock and ore deformation,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mobilization and migra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superimposition and enrichment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multi-stage and multi-episode tectonic stress the deform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not only rocks and ores have been intensified, and but also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riginally disbursed in the rocks and ores have been mobilized and migrated and superimposed and enrich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data and grounds for deep-going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metallogenesis and geneses of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in the Dexing region, Jiangxi Province.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后注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可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沉降,并使建筑物的沉降更加均匀,文章介绍后注浆工艺的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在天津地区的几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注浆前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情况及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歧深地区双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钻井实测储层压力(DST)、计算泥岩压力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歧深地区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歧深地区具有"三层压力结构,两个超压系统"特征。压力结构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常压系统、上部弱超压系统和下部超压系统。超压从东营组开始出现,歧口凹陷中心超压最强,北大港东翼、歧口凹陷及板桥凹陷超压次之。双超压结构对歧深地区油气聚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上油下气"分布格局,由此建立了"双压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以复杂建筑物环境下北京国贸地铁车站风道暗挖施工工程为背景,研究风道施工对既有立交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可行的施工变形监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导洞开挖支护施工阶段、风道加固扣拱施工阶段、北风道开挖支护施工阶段是车站风道开挖关键的三大施工阶段.加固扣拱施工阶段对既有桥基的变形影响较大,在此阶段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好节点转换问题.在洞桩法施工风道过程中,应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加强桥基、地表和地下风道洞周的变形监测工作,保证风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