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0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shrinkage of winter wheat and the changes of crop- ping systems in the Hebei Plain from 1998 to 2010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statistic data of 11 citie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including daily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water vapor, wind speed and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data from 22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then calcu- lated the water deficit and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required by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as well as the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conserved as a result of cropping system changes, using crop coefficient method and every ten-day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sown areas of winter wheat in the 11 cities in the Hebei Plain all shrunk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shrinkage rate was 16.07% and the total shrinkage area amounted to 49.62×10^4 ha. The shrinkage was most serious in the Bei- jing-Tianjin-Tangshan metropolitan agglomerate, with a shrinkage rate of 47.23%. 2) The precipitation fill rate of winter wheat was only 20%-30%, while those of spring maize and summer maize both exceeded 50%. The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demanded by th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ranged from 400 mm to 530 mm, while those demanded by the spring maize single cropping system ranged only from 160 mm to 210 ram. 3) The water resources conserved as a result of the winter wheat sown area shrinkag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ere about 15.96×10^8 m^3/a, accounting for 27.85% of those provided for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by the first phase of the Mid-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相似文献   
52.
《西部资源》2014,(3):36-36
<正>五原县国土资源局在土地整治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近期编写出《土地整治经》,全文如下:土地整治经验新,恭请诸位仔细听。领导重视有保证,群众配合齐鼓劲。重大工程连成片,选准项目是关键。勘测设计需认真,项目建议要可行。  相似文献   
53.
本文根据2012年6月和2013年5月采集的河南、宁夏和内蒙等引黄灌区地下水实测数据,并结合文献数据,探讨了引黄灌区地下水离子组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因受蒸发作用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矿化度和HCO-3的浓度小于浅层水,但HCO-3占阴离子比例大于浅层水。因各灌区蒸发量、降雨量以及岩性的不同,浅层地下水化学组成和风化来源阳离子浓度在各灌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HCO-3占阴离子的比例在河南灌区最高,内蒙灌区中部和宁夏灌区次之,内蒙灌区东西部最低。河南和内蒙灌区风化来源阳离子浓度相差不多,均大于宁夏灌区。灌区浅层地下水灌溉回水高估的黄河流域化学风化消耗CO2的量为23.3×108 mol/a。  相似文献   
54.
董淑喜  ;张艳君 《地下水》2014,(4):145-146
采用试验小区控水方法,研究了控灌I、控灌Ⅱ、常规Ⅲ在产量、水的利用率、抗倒伏、米质等方面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技术在显著减少水稻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水稻叶面蒸腾耗水,使水稻叶面蒸腾和光合作用处于一种新的协调状态,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株型形成具有显著的促控作用,可消耗或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改土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既节水又增效,还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55.
刘秋女 《地下水》2014,(4):148-148
府谷县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差,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本文立足府谷县情和国家形势,分析了新时期发展节水灌溉的良好机遇,并就发展好节水灌溉提出思路,以达到抛砖引玉、相互探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6.
葛伟 《地下水》2023,(6):130-13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高效节水理念进行合理规划,提升灌溉工程建设水平,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但当前我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高效节水理念的应用产生了一定制约作用。为此,文章主要围绕高效节水理念下的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概述了高效节水理念以及应用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我国农田灌溉工程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最后提出了间歇涌流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
内蒙古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和灌溉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我国特大型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始采用黄河水与地下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灌溉。本研究采集河套灌区内499组地下水样品和1组黄河水样品,在分析地下水和黄河水样品的水化学特征基础上,运用钠吸附比(SAR)、渗透指数(PI)、钠含量(SC)和残余碳酸钠(RSC)以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对地下水和黄河水的灌溉适宜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与黄河水均为弱碱性水,Ca2+和HC03-为优势离子,Gibbs图显示地下水受到岩石风化淋溶和蒸发浓缩的双重影响,对灌溉适宜性影响较大的钠盐主要来自岩盐溶解。灌溉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从SAR、PI和RSC指标来看,地下水的灌溉适宜性较好,从SC指标来看,不适宜灌溉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灌区北部总排干和灌区南部黄河沿岸;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分析,除总砷和氯化物两项指标外,其余指标适宜灌溉样品占比均高于90%,综合评价全区共231组地下水样品适宜灌溉。地下水与黄河水灌溉适宜性对比表明,黄河水的SAR和SC指标灌溉适宜性分析结果较好,地下水的PI和RSC指标灌溉适宜性分析结果较好,根据灌溉水质标准显示黄河水所有指标均适宜灌溉。本研究为日后内蒙古河套灌区合理选用灌溉水源提供数据支撑,为该区域地下水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郭晓明  马腾  陈柳竹  刘林 《地球科学》2015,40(11):1896-1903
污水中的悬浮物、盐分和有机营养物对土壤孔隙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和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的方法, 定量研究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孔隙数、孔隙度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与对照点相比, 污水灌溉区上层土壤总孔隙数和大孔隙数(当量直径≥1.00 mm)均显著升高, 而下层土壤总孔隙数、大孔隙数、粗孔隙数(当量直径为0.26~1.00 mm)、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粗孔隙度均显著降低(p<0.05);在模拟悬浮液和盐液灌溉条件下, 土壤总孔隙数、粗孔隙数和粗孔隙度均有所升高, 而大孔隙数、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孔隙成圆率均有所降低; 在模拟营养液灌溉条件下, 土壤总孔隙数、大孔隙数、粗孔隙数和粗孔隙度均有所增加, 而孔隙成圆率有所降低; 对于研究区土壤来说, 悬浮液灌溉对土壤孔隙的影响效应强于盐液灌溉; 对于同种性质的污水灌溉来说, 污灌对对照点土壤孔隙的影响效应强于污灌区土壤.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