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934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基于量纲分析理论,建立了钢悬链线立管(SCR)触地段的结构循环应变响应的相似准则。设计SCR立管触地段与土体相互作用装置,实验研究了典型工况下触地段床面形状变化对结构应变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流载荷可使立管触地段下方土体局部冲刷的范围增大,立管结构应变幅值也相应增大;随着管土循环拍击作用和局部冲刷变形的发展,钢悬链线立管触地段的循环应变幅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值;在立管脱离床面的瞬间,可观测到立管上缘拉应变突增的现象。拉应变突增幅度随着床面变形的发展逐渐增大,进而导致循环应变幅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大长细比海洋立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内流对其顶张力的影响。在不同的外流流速下用电子流量计读出内流流速,用动态电阻应变片测试得到顶端张力;然后直接分析内流对顶张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内流的增加会使顶张力减小;施加的初始顶张力较大时,内流的影响较小;施加的外流较小时,内流对顶张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本文介绍了比利时和美国的不提钻变换钻进方法。该法是在不提升钻杆柱的情况下,由取心钻进变换到不取心钻进,或反之,由不取心钻进再回复到取心钻进,或者进行其他作业。这种方法可扩大绳索取心的应用范围;缩短竣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某些复杂地层的取心问题。  相似文献   
956.
957.
在电信网管应用中,对消息服务器的效率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符合J2EE1.3规范的JMS消息服务器中间件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建立了一个JMS消息流量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一种大幅度提高JMS消息服务器流量的动态控制方法,并进行设计,实现与验证。  相似文献   
958.
Y型沉管灌注桩加筋路堤力学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申嘉湖杭(上海―嘉兴―湖州―杭州)高速公路嘉兴段Y型沉管灌注桩处理桥头软基实体工程,通过路堤填筑荷载下Y型沉管灌注桩加筋路堤路基表面及桩帽上下应力分布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了路堤荷载下桩帽间土体表面应力、桩帽上应力及桩帽下土体表面应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比较了距桩不同位置处桩帽间土体表面应力差别、桩帽上与桩帽下应力差别、桩帽下与桩帽间土体表面应力差别、桩帽上与桩顶上应力差别,分析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在路堤填筑荷载下变化趋势及规律。通过特殊加载时间段,分析了路堤填筑加载后应力及桩-土应力比调整规律。通过路堤进入预压期后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路堤进入预压期后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59.
围绕钢悬链线立管(SCR)与海床的相互作用,在水箱内开展三维试验研究,研究在不同模拟运动激励下SCR触地点的应力状态。针对当前模拟试验中,全尺寸试验耗资巨大,且试验环境难以控制,缩尺试验大多模拟立管二维运动等现状,提出一套简单易行的三维管土作用试验装置,通过横向、纵向、垂向三个方向轨道位置的合理布置,使得立管可在单向、二维耦合和三个方向同时运动,对模型立管的顶端、底端的边界条件进行处理,通过驱动器在顶端施加位移,模拟在周期运动作用下,立管触地区与土的相互作用,在三维空间内研究立管的力学特性。由此指导立管的整体设计与分析,对保证SCR在深水油气开采中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