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8篇
  免费   4069篇
  国内免费   4698篇
测绘学   3852篇
大气科学   3355篇
地球物理   4125篇
地质学   12439篇
海洋学   2268篇
天文学   289篇
综合类   1471篇
自然地理   2296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821篇
  2022年   996篇
  2021年   1065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1108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813篇
  2015年   973篇
  2014年   1364篇
  2013年   1203篇
  2012年   1307篇
  2011年   1220篇
  2010年   1169篇
  2009年   1171篇
  2008年   1158篇
  2007年   1062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875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857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651篇
  1996年   606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429篇
  1990年   474篇
  1989年   425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15篇
  1959年   9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首次基于2017—2019年西藏自治区区域台网27个宽频带固定台站记录的757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利用反双台法开展了青藏高原南部地区1 Hz的Lg波Q值层析成像研究.研究中采用3.5—2.4 km/s的速度窗截取了1981条Lg波,计算得到13543条路径上的Q值,测试了1°×1°和0.5°×0.5°网格下的棋盘格恢复情...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强夯联合电渗法处理疏浚淤泥的效果,提出了分层强夯联合电渗法处理疏浚淤泥的方法。设计了4组室内模型试验,分别采用纯电渗、分1层、2层及3层强夯联合电渗法对疏浚淤泥进行处理,研究分层强夯联合电渗法的处理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试验后阴极附近土体的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分层强夯联合电渗法加固效果优于纯电渗法,且分层数越多、促进效果越好;分3层强夯的排水量达到6.35 kg、电流强度的衰减得到了较好的抑制效果;分3层强夯比纯电渗法的排水量增加了37.15%,十字板剪切强度增加了41.42%;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分3层强夯时阴极附近的土体裂缝明显减少,均一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993.
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3个十字形足尺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试件(其中2个节点的柱子浇筑了混凝土,1个为空钢管)的拟静力试验。通过研究拟静力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求得该节点的等效阻尼比,衡量它的耗能能力。从恢复力特性曲线得到了和一次加载相接近的骨架曲线,节点的初始刚度和刚度退化等参数。通过这些从强度、变形和能量等三方面判别和鉴定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采用Novak薄层法推导粘弹性地基的扭转动力阻抗,并将其用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扭转动力阻抗,又通过传递矩阵法将此公式推广到求取层状地基单桩扭转动力阻抗。而且本文以工程中常用的端承桩为例,推导了层状地基中端承桩扭转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公式。根据此公式,分析了频率、上覆软土层厚度、上覆软土层刚度等因素对单桩扭转动力阻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频率提高,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虚部则增大;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均减小;随着上覆土层刚度的减小,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减小,虚部在低频段减小,而在较高频率段则增大。  相似文献   
995.
干旱是世界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最重、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我国深受干旱灾害的影响,近几十年干旱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讨论全球干旱指数研究进展对于我国干旱研究及防旱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介绍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国气象干旱指数、农业干旱指数、水文干旱指数、遥感干旱指数以及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并与我国干旱指数研究情况对比。探讨我国在干旱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干旱指数适用性比较不足,新的机理性干旱监测指数研究不足,干旱预测预警研究不足。因此加强干旱机理机制研究、开展干旱监测准确性定量评估和加强数值模式在干旱预测预警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96.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方法在昆明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庆茵  龚维明  唐进 《地震研究》2007,30(3):291-295
概述了自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对云南某化工有限公司5×105t/a合成氨煤气化装置中的三根试桩采用自平衡新方法进行了桩基承载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测试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瞬变电磁法(TEM)新进展及其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老矿区面临着浅表矿资源日渐枯竭,接替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成为当前地质找矿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文章介绍了瞬变电磁法(TEM),尤其是近20年来TEM系统的主要进展,举例说明了TEM在国内外寻找深部隐伏矿中的应用效果.TEM以其探测深度大、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在围岩和矿体电导性差异较为明显的地区,如铜镍硫化物等矿区,有着极为良好的深部隐伏矿找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用于深部勘探时,观测到的垂直磁场脉冲响应非常微弱,常伴有严重的干扰噪声,从噪声中提取反映深部地层的中、晚期磁场信号非常重要.为此提出将多分辨率小波分析应用于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数据分析,并对西部某勘探区垂直磁场响应的迭前和迭后教据作多尺度分解后进行分析和比较的结果表明:①小波分析对数据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垂直磁场响应的迭前和迭后记录在不同频段上的分布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②高频干扰主要反映于数据的分解细节,反映深部信息的中、晚期弱信号存在于分解概貌;③迭后记录加入随机噪声与不加入随机噪声的处理结果类似,而迭前记录则不同,迭前记录比迭后记录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并主要表现在早期.在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深部勘探中,利用更多的迭前记录的小波分解概貌对资料处理的解释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岩体裂隙等效水力隙宽的统计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天然裂隙岩体等效水力隙宽确定的复杂性,利用平行板水流的立方定律及流量等效原理,推导出光滑平行板单裂隙的等效水力隙宽公式,同时对隙宽分布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非均匀隙宽单裂隙的等效水力隙宽可近似取40%频率的隙宽,或取隙宽的几何平均值与调和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000.
折射层析成像法测试隧道围岩松动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折射层析成像法在乌鞘岭特长隧道中的测试,说明该方法对于横向速度变化不均一,过渡带速度渐变的地质情况具有分辨率高、图像直观、易于解释,适合对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