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4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测绘学   33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3884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2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蓝颖春 《地球》2012,(7):33-33
土地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法不仅费用昂贵、需要专门的仪器和技术人员,而且大多只能暂时缓解重金属的危害,还可能导致二次污染,近年来利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富集和转化能力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修复土地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理途径:相对于常规方法,植物修复技  相似文献   
902.
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衍光  李军  杨守业 《海洋学报》2012,34(1):109-119
通过对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有机碳(TOC)以及碳酸盐(CaCO3)等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平均组成与上陆壳(UCC)相比Al,K,Na,Mg,Fe,Ca,Cu和Zn等元素,相对较低,而Mn,Co,Ni,Cr以及REE元素含量较高,Si和Ti与UCC的含量相当。研究区砂粒级沉积物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值与韩国河流的非常相近;其余粒级沉积物LREE分异较弱,标准化曲线与黄河沉积物的具有相似性。研究区沉积物的元素含量主要受控于源岩组成,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除此之外,Fe-Mn氧化物、生物碳酸盐等因素对元素组成产生一定影响。沉积物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山东半岛近岸及其东南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该区域沉积物分布受山东半岛沿岸流及近岸潮流影响。研究区东北部为残留砂,其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与朝鲜半岛和鸭绿江沉积物组成相近,表明研究区东北部砂质区沉积物代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可能由朝鲜半岛或鸭绿江供应。  相似文献   
903.
概述了开氏法测量煤中氮含量的重要性及其开氏法测定的原理,对测定过程中几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分析.指出在测定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4.
以南黄海西部中陆架区SYS-0701钻孔顶部102.5 cm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心沉积物的210Pb、137Cs同位素测年和重金属元素(Cu、Pb、Zn、Cr、Hg、As、Cd)含量分析,研究了该孔0~102.5 cm岩心的沉积速率及其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岩心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16 cm/a;重金属含量在1961-1970年含量较低,1970-2004年呈上升趋势,随后开始减少,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SYS-0701孔顶部102.5 cm岩心未明显受重金属污染,且与黄渤海其他海域相比重金属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解释为该钻孔岩心沉积物主要为老黄河沉积物(1128-1855年)在1855年之后被海流侵蚀并搬运而来,来自苏北岸外的现代沉积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05.
高盐分海洋沉积物样品洗盐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沉积类型海洋沉积物通过3步洗盐法和连续洗盐法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3步洗盐法不适用于海洋沉积物洗盐,原因在于第2步洗盐时上清液出现水溶胶,而胶体中元素在总沉积物中占一定比例。若弃去胶体,势必会对后续测定工作产生负误差。分析3步洗盐上清液中Na的质量分数,表明一步洗盐便可达到洗盐要求,且最佳浸泡洗盐时间为30h。  相似文献   
906.
对广西钦州湾-防城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Hg,Cd,As,Pb,Cu,Cr和Zn的质量分数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钦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均在国家一级标准之内。空间分布上,从防城港-企沙-鸡墩头-三娘湾-沙角,重金属元素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企沙QZ-07、三娘湾QZ-09和沙角地区的QZ-08剖面的质量分数最高。其中Cd,Cu和Zn的最高值出现在沙角地区QZ-08剖面,其平均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0.14,29.15和64.56μg/g;Hg,As,Cr和Pb的最高值出现在企沙地区QZ-07剖面,其平均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0.11,11.29,88.23和26.47μg/g。选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钦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均小于40,而风险指数均小于150,显示其潜在生态风险为低风险级别。但部分调查剖面如沙角QZ-08剖面的生态危害风险指数接近临界值140,所以该污染的风险是存在的。在空间分布上,从防城港-企沙-鸡墩头-三娘湾-沙角,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生态危害指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企沙QZ-07、三娘湾QZ-09和沙角地区的QZ-08剖面的危害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907.
王博  夏敦胜  余晔  田世丽  贾佳 《中国沙漠》2012,32(1):168-174
通过对兰州市河道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发现,兰州市河道表层沉积物41种地球化学元素富集因子多小于1,Cl、S、P、Bi、Cr、Cu、Pb、Sn、U、W、Zn富集因子值均大于2,显示了较高的污染水平。对单个采样点总富集因子的分析研究发现,R值均大于2,显示出较多的富集。其中水磨沟下游和鱼儿沟下游富集因子出现高值,显示出严重污染。元素来源研究结果显示,兰州市河道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来源可分为3类:①生活污水排放以及雨水对地面或街道的冲刷作用;②工业污染,包括冶金、电镀、农药和化肥等污水的排放;③本地土壤类型灰钙土中元素的贡献。通过粒度与元素相关性分析可知,元素P、Cl主要分布于细颗粒物质中,反映了兰州市河道表层沉积物污染物质在细颗粒中有较大量的富集。  相似文献   
908.
张彩霞  孙忠 《中国沙漠》2012,32(5):1263-1267
在某些实验中,由于样品来源的有限性,导致样品数量有限,因而有必要探讨少量样品中主次元素的测定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测量范围宽和多元素同时进行分析的特点,目前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回归曲线法、经验系数法和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求取了各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常数、元素间效应的影响系数和谱重叠系数,并对4 g(32 mm内径,常规)和1 g(10 mm内径,少量)样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 g(32 mm内径,常规)样品测量平均精密度约为1%,1 g(10 mm内径,少量)样品的平均精密度约为3%。测定结果基本能够满足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09.
横坡银矿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是贵州省发现的第一个独立银矿床。曾被原地矿部列为部控重点普查项目,并配套实施了定向研究项目(地科定96-17)。在横坡银矿普查及地质研究中,为在野外现场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体的元素分布信息,及时指导岩矿样品采取,试验应用了具有现场测试功能的X荧光测量,积累了勘查经验,加深了地质认识,提高了普查效率。  相似文献   
910.
首次报道了来自东北地区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数据。通过对吉林龙岗和汪清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橄榄岩包体矿物进行电子探针(EMP)和激光熔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分析,得到了矿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数据,结果显示这些橄榄岩是原始地幔经历了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余,大部分样品的熔融程度可能<10%。橄榄岩样品在后期还经历了地幔交代作用,大部分样品受到硅酸岩熔体的交代,少部分样品受到碳酸岩熔体的交代。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结果显示,橄榄岩样品中的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均含有以结构羟基形式存在的水,而橄榄石中没有明显的羟基吸收峰。龙岗样品中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为(48~464)×10-6(H2O, 质量分数),斜方辉石水含量为(28~104)×10-6;汪清样品中单斜辉石的水含量为(34~403)×10-6,斜方辉石的水含量为(13~89)×10-6;所有样品全岩水含量为(8~92)×10-6。样品的水含量可以代表龙岗和汪清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水含量信息,并且水含量变化范围较大,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幔源区初始水含量的不均一,以及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