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2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870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453篇
地质学   3099篇
海洋学   3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3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鄂东南矿集区殷祖岩体南部的刘家垄矿区,勘探线和钻孔显示刘家垄铜矿体主要倾向南、南西,受到毛铺-两剑桥东西断裂带的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集中在石英闪长岩体与志留系碎屑岩接触交代部位,在岩体内侧赋存成矿.矿化类型主要有黄铜矿化石英闪长岩和含黄铜矿石英脉.围岩主要为钾化石英闪长岩和角岩化的粉砂岩.通过对比区域上的成矿类型,刘家垄脉状铜矿与斑岩型有关,即斜长石和石英为造岩矿物,可见绿泥石、方解石等蚀变矿物.矿化主要发生在夕卡岩化石英闪长岩带.通过总结成矿规律,认为有利的勘探区段在断裂构造发育、岩体与碎屑岩接触部位的岩体一侧.  相似文献   
992.
993.
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之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994.
云南星云湖中蓝铁矿结核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胜  赵霞飞 《沉积学报》1991,9(3):116-122
本文从矿物学、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确定了首次在云南星云湖沉积物中发现的蓝铁矿结核.提供了蓝铁矿的X射线的峰值特征和红外光谱图;在讨论铁质和磷质来源及还原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了蓝铁矿的形成机理。认为蓝铁矿结核可以反映原始沉积环境,是-种内陆淡水湖泊的沉积标志,仅存在于淡水浅湖及湖湾沉积物中,反映-种浅湖及湖湾的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995.
湖相内成碎屑流的沉积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德坪 《地质学报》1991,65(4):299-316
湖相三角洲沉积在块体搬运过程中形成的碎屑流与陆上的相比较,有显著的特殊性,本文称之为内成碎屑流。识别的主要证据,是泥质撕裂块、砂团、随机分布的炭质叶片,以及流纹构造。其特征,通常不能完全以较大颗粒被基质的内聚强度支撑所概括。沉积物所以能够以塑性物体被搬运,认为与粘土和水结合物的两种不同作用有关:作为结构上的基质和作为碎屑颗粒间的牯附剂。还讨论了内成碎屑流的起因和沉积类型,以及基质和碎屑流的一般概念。全文以“真正的碎屑流”为出发点,力图以宾汉(库伦-粘性)模式,概括和说明内成碎屑流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96.
湖南漠滨金矿床明金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漠滨金矿床以发育大量的明金而著称。明金在早阶段矿化中主要以粒状包体金的形式赋存于脉石英中,在晚阶段矿化中则主要以细脉状分布于有关矿物的晶隙、裂隙中,或以树枝状覆于方铅矿等矿物的表面上。明金具丛聚及归并现象。明金形成机理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1.矿石内硫化物含量偏低;2.成矿温度偏低;3.成矿期物化条件稳定,特别是成矿热液中Au、Ag的浓度变化不大;4.经受过长期的挤压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江西中,新生代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惠芳 《江西地质》1991,5(4):319-327
  相似文献   
998.
999.
对太古宙一些金矿的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其含金的成矿流体以盐度小于10当量NaClwt%、均一温度为170—400℃、CO_2的含量高到中等并含有一定量的CH_4为特征。在这些矿床中主要见到三种类型的包裹体:CO_2包裹体、H_2O-CO_2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这三类包裹体常产于同一裂隙中或一个晶体中,或各产于不同的裂隙中,或其中之二共存于同一裂隙中,并且其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和CO_2含量相差甚大,这表明发生了相分离。用质谱仪对这种同一世代的包裹体进行分析,证明的确存在着相分离,即原始的H_2O-CO_2-NaCl流体,由于压力降低而发生相分离,形成CO_2和NaCl-H_2O流体,金在这种相分离的过程中沉淀出来,研究也表明,对于蚀变型金矿来说,引起金沉淀的因素除相分离外,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含金的成矿流体来说,CO_2的含量高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一点也许可作为找矿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000.
新滩滑坡变形方式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