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64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66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飞  艾智勇 《岩土力学》2002,23(1):93-96
运用虚功原理推导出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单元法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分析表明:当地基比较坚硬且与梁的接触较为粗糙时,摩擦效应将会较显著地减少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相似文献   
992.
A garnet lherzolite xenolith hosted in olivine nephelinite from Xilong,Zhejiang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 shows clear evidence of modal metasomatism involving a special sanidine-olivine-diopside(SOD) association which was produced by replacement of primary orthopyroxene.The fluid responsible for the measomatism was a silica-undersaturated vapour,rich in K,Ba,Sr and Ti.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OD assemblage is the product of metasomatism of a depleted lherzolite precursor,and formed in the upper mantle prior to entrainment and eruption.  相似文献   
993.
王琪 《吉林地质》1992,11(1):120-122
结合山门银矿的发现与勘查过程,本文从观念转变、综合信息运用与点面关系等几个方面,侧重介绍找矿阶段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火山岩中交代岩和铁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作者在火山岩地区的新疆磁海、雅满苏和内蒙黄岗梁三个铁矿床进行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模拟火山气热液与次火山岩-火山岩(辉绿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和凝灰质砂岩)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证明了在380—700℃和(250—800)x105Pa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了与上述三个矿床相似的交代岩的矿物共生组合,并且从次火山岩-火山岩中萃取出TFe(11.89—3881.89mg/1)。由此可见,晚期火山气热液继续沿构造断裂上升,作用于沿途所经过的早先形成的次火山岩-火山岩,从中萃取出大量的铁,并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了磁海、雅满苏和黄岗梁(西段)铁矿床。  相似文献   
998.
999.
玄武岩、花岗岩、闪长岩以及安山岩的接触面,在350℃—900℃,1×10~8—4×10~8帕围压下,经过1—35天,便烧结成一个整体,并具有很高但低于原岩的剪切强度。此强度随温度、围压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烧结面与主压应力方向夹角大于55°时,便不再断裂,而沿其它方向剪断。烧结过程中,没有新矿物产生,也没有矿物熔融作用参与,但岩石密度增加,晶粒长大。晶粒粘附作用和原子体积扩散是烧结的物理机制,晶粒表面能自发地从高向低转化,是促进烧结的基本动力。烧结面的再破裂和延裂便是断裂带在地壳深部重复发生地震的主要机制。实验最低温度和围压相当地壳十公里深,这应是深大断裂的上部裂面与下部烧结层的界限,受载后便向下延裂,而在下部形成地震震源。这可能是地壳中震源多在15—25公里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国外稀有金属矿床勘查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德松 《矿产与地质》1992,6(6):440-447
80年代以来国外在稀有金属地质勘查和成矿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资源保证程度和资源利用情况介绍了国外稀有金属资源现状,并通过近年发现的7个不同类型大型、超大型矿床的介绍来说明勘查活动取得的进展和某些矿种的重大突破。最后,结合我国地质实际,提出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滨海砂矿及其有望远景区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