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1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951篇
测绘学   536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3991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357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王启伟 《地质通报》2003,22(2):118-123
鞍子山超单元由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侵位变形构造。侵位变形构造主要由叶理构造组成,闪长质包体,钾长石斑晶总体按优选方位定向,三者产状一致,平行接触带分布。从早期单元至晚期单元,随着岩浆侵位叶理构造变形强度减弱,闪长质包体数量减少,压扁变形程度降低,钾长石斑晶从明显按优选方位定向到杂乱分布。根据上述特征,将该超单元浆侵位变形、中等侵位变形、弱侵位变形及基本无侵位变形4个带。  相似文献   
82.
豫西寨凹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寨凹铜矿的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成矿母岩、成矿元素分带、蚀变等特征,该铜矿属斑岩型铜矿。寨凹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成矿母岩和构造条件对成矿十分有利,有形成大中型斑岩型铜(银金)矿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3.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庄矿区的主要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断裂、次级断裂及节理的多种组合方式控制了矿体的产出。运用断裂面波形模拟方法得出了控矿主断裂在成矿期的断裂面波形图,并以此对上庄矿区的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4.
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出露长度大于10 km,走向40~50°,以密集的褶曲带、劈理带、石英脉带单独或组合出现为标志.主要经历了2期变形,第1期脆-韧性剪切变形分2个阶段.S1阶段茂县群地体发生低级变质并形成千枚理S1,分异石英脉q1;S2阶段分异q2并发生金矿化,形成S2.第2期韧-脆性剪切变形发育韧-脆性断层S3,分异q3,并发育擦痕和阶步及强烈金矿化.晚期韧-脆性剪切作用叠加在早期脆-韧性剪切变形之上.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的2期内生成矿作用与变形作用同步进行,其控、容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变形组构.  相似文献   
85.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共有6条矿脉,走向近SN。矿床的形成经历了4个成矿期和6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严格受SN和NNW向断裂控制,围岩和侵入岩参与了成矿作用。矿石Pb、S、H和O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研究表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和地层,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温度为200~230℃,属中低温蚀变砂岩型。  相似文献   
86.
湖南郴州-邵阳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郴州—邵阳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基本特征和活动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和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该走滑型构造岩浆岩带由隐伏的基底断裂带、侵入岩浆岩带和盖层中断续分布的北西向褶皱、冲断层组成,是板块会聚时两板块凸出部分相接触形成的应力集中带。它不仅是地幔长期隆起(尤其是晚古生代)地带,而且是一条重要的控岩控矿控制岩相的活动带。其中走滑型构造—岩浆岩环境下的锡、钨、铜、铅、锌、金矿床主要与燕山期壳源改造—重融型、壳幔源混熔型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有关。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桂东县流源地区的成矿规律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区内矿脉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地球化学异常有效地反映了各矿床点的分布.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控矿规律,分析了异常区的预测矿种及找矿意义,预测了两个多金属矿远景区,为区内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8.
沂源龙泉石膏矿是近几年山东省内勘查评价的几处寒武纪一奥陶纪海相碳酸盐岩系型石膏矿之一,这类矿床的发现及勘查评价,为省内石膏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部署提供了新线索。沂源县龙泉石膏矿产于寒武纪长清群朱砂洞组丁家庄段,自下而上分3个矿层,呈不规则的层状、似层状,以第I矿层规模最大;最大厚度13.98m。矿石自然类型以块状、网脉状—块状石膏为主,其次为网脉状—浸染状石膏、硬石膏和纤维状石膏。沂源龙泉石膏矿含矿层位及矿层分布比较稳定,矿床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89.
植物根的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金财  王建华 《地质与勘探》2003,39(Z2):322-325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在植物根对边坡稳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根的分布特征、强度特征,根加筋后土的强度变化以及植物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植物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0.
将辽宁地区划分为4个幔枝构造:山海关幔枝、辽东南幔枝、建平-阜新幔枝、西丰幔枝,文章分述了它们各自组成与构造特点,并举例说明了辽宁幔枝构造通过其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对成矿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