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多剖面反算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嫒彩  戴自航 《岩土力学》2006,27(10):1811-1814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首先探讨了采用多个剖面反算滑带土综合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其次,根据滑动带物质结构组成或是否受地下水侵蚀的不同,反算不同滑动段多种强度指标。以工程实例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应用,并以两种方法反算的强度指标进行滑坡推力计算,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在简单小型滑坡治理设计计算中其精度仍是较为可靠的,而在大中型复杂滑坡治理设计计算中采用后者将更为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32.
软流层静压推力及其板块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幔软流层之上漂浮着地球板块,软流层对板块存在流体静压——软流层静压推力。对海洋板块而言,软流层静压推力在物理意义上与传统的分布力型洋脊推力没有差别。假定板块内部的应力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互相解耦,可利用二维球壳有限单元模型计算板内应力场的水平分量,并根据重力均衡理论计算其竖直分量,进而计算其差分应力场。
利用软流层静压推力的概念,在研究有关的板块动力学问题时,能够充分利用观测资料中的应力状态信息作为约束条件,简明有效地解释部分海洋与大陆过渡区域及重力非均衡区域的复杂应力场图象。   相似文献   
33.
关于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改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峰  黄润秋 《山地学报》2000,18(Z1):69-72
滑坡推力大小的可靠性与计算方法有直接关系。本文讨论了传递系数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改进途径和方法:即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和江布法来计算滑坡推力,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对于治理工程设计和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雷用  于光 《岩土工程师》2000,12(3):35-37
本文通过对斜坡不良地质现象-滑坡的勘察分析和滑坡推力计算,提出了滑坡整治的方案;重点介绍了处于滑坡后缘高压电线铁架塔塔基的注浆加固方法,该方法施工简单、耗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并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以三峡库区左岸归州老城滑坡为例,利用Janbu条分法和推力传递法,分析了天然抗剪强度指标c0、φ0值和饱和csat、φsat值与滑坡推力和治理造价的关系。通过综合研究和比较,发现φ值对稳定系数、剩余下滑力的影响要明显高于c值,φ值成为治理设计中保证治理安全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中,选取合理的φ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多层滑带滑坡演化过程具有多级滑体相对运动、应力非连续性特点,由于不同层滑体间的相对运动,多层滑带滑坡内的推力分布形式往往比较复杂,亟需提出针对多层滑带滑坡的抗滑桩桩后推力分布计算方法。本文采用水平极限平衡法对多层滑带滑坡进行分析,根据水平微段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可计算抗滑桩桩后每层滑体内的滑坡推力。在分析竖直方向的受力平衡时,需要考虑不同层滑体向下的受力传递,从而导致滑坡推力分布函数在滑带处存在突变。据此推导出了多层滑带滑坡的抗滑桩桩后推力分布函数,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工程案例验算分析,验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多层滑带滑坡抗滑桩桩后推力分布计算方法,为多层滑带滑坡的防治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盾构机在沿曲线掘进或轴线纠偏过程中,盾尾非对称推力会在管片端部产生附加弯矩,从而引起隧道发生纵向变形。现有解析方法多是将盾构隧道简化为等效连续梁,不能考虑隧道管片环间接头的弱化。首先,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考虑环间张开和剪切错台的简化纵向梁-弹簧盾构隧道模型(simplified longitudinal beam-spring shield tunnel model,简称SLBSM);其次,将在建隧道简化为Winkler地基上的SLBSM,采用状态空间法推导了非对称推力作用下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解析解答。通过与既有文献有限元及现有两种连续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梁模型计算得到的隧道纵向位移表现为连续特征,而所提方法得到的隧道纵向位移表现为非连续特征,隧道纵向位移在接头处会发生突变;通过参数分析可知:增大接头转动刚度可有效降低隧道隆起和环间张开量;增大接头剪切刚度可有效降低环间错台量,但会导致隧道隆起和剪力的增加;增大地基刚度能显著降低隧道环间张开量和隆起,但会导致环间错台量的增加;管片始端轴力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不可...  相似文献   
38.
全驱动船舶轨迹跟踪初始位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荷珍  王磊 《海洋工程》2015,33(4):86-93
船舶轨迹跟踪属于广义上的船舶动力定位,具体来说是船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轨迹跟踪系统的控制到达原本设定的位置。以某一全驱动船舶为例,分别对预定轨迹为直线和圆进行船舶轨迹跟踪时域模拟研究,通过分析船舶时域模拟轨迹与预设轨迹的水平位置偏差与艏向角偏差研究轨迹跟踪精度,并分析船舶初始位置对轨迹跟踪的影响。研究表明,船舶初始水平位置偏离设定轨迹起点越大,船舶调整至轨迹的时间越长,但最终能回到预设轨迹上;船舶初始艏向如偏离过大,会导致船舶远离预设轨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利用动力定位将船舶定位至轨迹跟踪起点,调整船舶艏向,再开始轨迹跟踪。  相似文献   
39.
居住在山区的人们主要活动空间是斜坡。人们对斜坡利用的有效与否是由人们对斜坡认识充分与否决定的。倘若人们对斜坡认识不足,就可能遭受因斜坡失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对这类斜坡的稳定状况的正确认识很有必要。以清江流域典型滑坡——瓦屋场滑坡的复活为例,通过介绍清江流域瓦屋场滑坡人类活动与该滑坡产生的变形情况,根据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针对变形原因用萨尔玛法及不平衡推力法进行了稳定分析,同时对复活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顺应性准则和协调性原则,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鉴于该滑坡为该地区的典型滑坡,从灾害学角度说明人类在利用坡体前,对坡体稳定状况认识的重要性并给出人们合理利用该地区自然边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设计计算,工作原理,使用注意 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