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1505篇
海洋学   213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南海西南部人字形走滑断裂体系和曾母盆地的旋转构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一定地质时期内不同地块的活动和不同断裂的发育应在一个统一的应力系统下形成有序、配套的组合关系,它们的形成演化控制了该地区构造格局的观点出发,在南海西南部发现存在一个大型人字形走滑断裂系,由于曾母地块和南沙地块先后南移与西婆罗洲地块及其边缘增生带相碰撞,此人字形走滑断裂体系为一右旋体系。在人字形断裂间所挟持的曾母地块在渐新世-中新世时曾发生从向西南俯冲到向东南俯冲的逆时针旋转,从而在其西侧产生  相似文献   
72.
辽河岩群南北区域对比的新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辽河群杨树沟岩组叠层石指向研究,盖县亚岩群晚收缩阶段构造样式分析辽河岩群南北区域地层特征对比以及南北区域差异的原始沉积探讨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南北辽河岩群是相变而不上,下关系。  相似文献   
73.
Li2B4O7—Na2B4O70H2O三元体系25℃相关系及物化性质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了Li2B4O7-Na2B4O7-H2O三元体系25℃相关 溶液的物化性质,其25℃相图由二条溶解度曲线构成,分别对应于Li2B4O7.3H2O、Na2B4O7.10H2O相区,属简单共饱和型。简要讨论了该体系硼酸盐在水听溶解行为,并用经验公式描述了物有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4.
以澳大利亚南部的吉普斯兰盆地和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为例,通过对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内部结构构造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生储盖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的比较,对纵向拼合式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气性作了探讨。阐明了具有相似结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同一时期处于相近地理环境中的沉积盆地,应具有相似的含油气远景;而这一切都是由近似的成盆动力学机制,即:地球深部动力所诱发的远源板内应力、地幔底辟等因素所控制的,再一次证明了裂谷类型的沉积盆地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指明了在我国东部原裂谷系中开展油气普查勘探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5.
扬子地台北缘裂谷系金与多金属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怀奎 《黄金地质》1997,3(4):36-42
扬子地台北缘大多数金矿床集中集中在裂谷系古陆隆起内外接触处,经历了复杂的地壳结构演化,形成新的金矿类型和矿化组合,具多源性,以深源为主,浅源次之,再次是陆源,控矿构造含同生构造与封闭聚矿盆地等多种成矿作用的叠加。  相似文献   
76.
山西地堑系的最新水平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6期复测资料(1996—2001),分析了山西断陷带的水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整体呈现逆时针的差异活动,主压应力场的方位角为72°,断裂两侧不存在明显的走滑运动。2001年的运动显示,代县附近是差异活动的分界区段。  相似文献   
77.
赣中南地区青白口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泛,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地层小区:新余小区和兴国小区。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划分依据、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及其划分对比,补充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资料,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8.
对现有油气资源基本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应性做了分析总结,重点剖析了在油藏总体分布服从帕莱托分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现过程模型法.同时根据已建立的油气藏总体预测模型,对符合发现过程模型的大港陆地古近系成藏体系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79.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地层水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极性聚乙二醇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苯系物,在线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地层水中的苯系物。讨论了色谱柱、载气压力、液相体积、顶空压力、顶空加热温度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实现了地层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各组分的完全分离,方法的检出限在0.07—0.23μg/L,8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98%-4.91%,加标回收率为95.2%-104%。方法可用于地层水等液体样品中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王卫东  宋庆春 《华北地质》2004,27(3):144-148
新近系地下淡水是下辽河三角洲地区的盘锦市和辽河油田主要供水水源。地下水处于封闭到半封闭环境,包括明化镇组(Nm)和馆陶组(Ng)两个含水岩组。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地表;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地下水流场均发生显著变化,形成汇向开采区的向心流场。开采明化镇组地下水为主的盘东水源地,开采初期水位下降速率为1.61~5.19m/a,至1996年降至0.63~1.03m/a;馆陶组地下水为主的各水源地,开采初期水位下降速率为2.10~4.21m/a,至1996年减至1.49~2.05m/a。这是由于地下水流场变化,导致明化镇成水体内侵和下移所致,该地地下水中Cl^-的不断增高也证明了这一点。至1998年。平面上,成水体每年增加3.18km^2,盘东水源南部,成水体内侵速率已达每年220m。垂向上成水体年下移速率一般每年0.5~1.67m。进行新近系地下水动态特征和演化趋势研究,将为合理开发利用宝贵的淡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