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1.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分区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70%,而盐碱地改良分区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盐域地的前提,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将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现状分为:非盐碱地,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滩涂5个区,并结合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进行成因分析,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分区模型,立足土地盐碱化的现状,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把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按改良难易程度分为:易改良区,较难改良区,难改良区,近期不宜作改良区,并针对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壤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池塘中设置生物膜净水栅对比实验的方法,在8口土池开展生物膜"细菌-藻类"协同系统改良池塘养殖水质与沉积物的效果、对苗种培育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42d的养殖期间,处理组比对照组节水减排达65.1%,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组水质的p H、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7%、31.3%和38.7%(P0.01),氨氮、总磷、活性磷和硫化物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1.6%、37.8%和27.9%(P0.05);弧菌数和藻类密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3.1%和51.3%,硅藻相对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3.7%;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0.8%,蓝藻相对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6.6%;处理组的藻类生物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8.9%;生物膜上的细菌总数高达1.30×109 CFU/g,而弧菌数为零;处理组池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30.5%,硫化物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47.0%;草鱼苗种起捕规格、成活率、产量和生长速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4.6%、4.3%、29.8%和28.6%,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5.6%,处理组每公顷池塘培育草鱼大规格鱼种可增加净利润约1.92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利用粉煤灰、石灰-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改良合肥膨胀土的可行性与改良效果。试验研究了粉煤灰、石灰-粉煤灰掺合物对膨胀土的胀缩性的影响以及养护作用对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灰率的增加,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膨胀量、膨胀力与线缩率呈减小趋势,这说明掺粉煤灰可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经过一定龄期养护后的击实样的膨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加长,膨胀土的膨胀量与膨胀力都有一定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督灸结合针刺调治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改良督灸治疗,2组均治疗16周,评价临床疗效以及阳虚质亚量表、疲劳量表-14(FS-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2.0%(1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阳虚质亚量表、FS-14、PSQI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或P<0.05)。结论:改良督灸结合针刺可调治阳虚质亚健康状态,以及改变中医体质,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状态,调整人体的体质偏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3,(11):46-47
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鲍鱼天然产量很少,所以价格昂贵。目前,很多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我国也不例外。当前,国内养殖鲍病害严重,鲍苗难培育,养殖成鲍生长缓慢,存活力低下,而种质退化、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和养殖技术不当等是造成以上危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控曲线对石灰改良黄土强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工程建设受冻融循环作用和黄土湿陷性的双重影响,工程上常采用石灰与黄土拌和作为垫层材料以满足工程要求,但冻融循环作用依旧对地基土体的性能有所影响。为探究青海季节性地区气候变化对地基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3种温控曲线(1#、2#和3#温控曲线)模拟了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SEM等微观试验,分析不同温控曲线对2∶8、3∶7灰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7和2∶8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应变软化型,0~6次冻融过程中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继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后其强度有所上升;冻融循环6次时灰土内部孔隙分布相较于冻融20次时多,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颗粒间接触方式由点-点、点-面接触向面-面接触转变;1#温控曲线的微观定量参数较2#、3#温控曲线变化明显,经历1#曲线时试样内部孔隙更为圆滑,结构排列疏松,1#温控曲线对试样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的事实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18世纪中叶开始,以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格兰中部地区发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8.
Both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and the effects of nutrients cycles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are ke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21st century (Yang etal., 2002; Li, 1996; Bai and Bai, 1998). Land cover change is the accumulated result of land use, which includes three types, i.e., deterioration, transi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land cover (Cai, 2001). The nutrient cycle is the main functional process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production of an ecosystem. Land cover …  相似文献   
19.
动弹模量与阻尼比是土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力学参数,考虑重载铁路荷载特征定量分析水泥改良膨胀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较少。依托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简称蒙-华铁路)工程为背景,采用南阳邓州市大山寨膨胀土,通过在不同频率、围压、固结比及动应力幅值下的持续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3%和5%水泥改良膨胀土的动弹模量及阻尼比,并与膨胀土素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掺量3%和5%改良膨胀土的最大动弹模量约为膨胀土素土的3~4倍;在动弹模量-应变曲线中,动应变小于0. 002时表现为陡降段,动弹模量随动应变增长降幅达70%,而动应变大于0. 002时降幅较小,动弹模量随动应变增长趋于稳定;动弹模量随围压、频率、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阻尼比随围压、固结比增加而减小;低应变水平下,固结比与动模量成正相关关系,高应变水平下,固结比与动弹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同时,对动弹模量及阻尼比进行了归一化分析,建立了估算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三轴试验和SEM细观结构测试试验,结合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强震荷载前后宝兰客运专线沿线典型震陷性黄土及其经物理、化学和复合改良方法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微观尺度的结构变形演化规律研究,探讨不同改良方法对土体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震陷系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物理改良方法对于消除大孔隙和架空孔隙结构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颗粒级配和结构也有调整;(2)化学改性方法则从颗粒接触方式、粒间胶结程度等方面影响土体强度,且不同化学反应的参与可生成独特的玻璃微珠或絮凝状细结构,从而大大提升土体某项参数指标,进而在强震中分别起到填充、胶结或缓冲作用;(3)强震作用前后不同改良方法对各微观要素的改变与相应的残余应变现象吻合较好,说明微结构能有效反映改良黄土残余变形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