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6篇
  免费   2582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测绘学   534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5180篇
地质学   6659篇
海洋学   887篇
天文学   330篇
综合类   1790篇
自然地理   129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761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629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冰期剧烈的气候变化与大西洋环流的变化有关。在过去 1 0ka间 ,气候较为稳定 ,百年级波动相对温和。目前 ,全球年复一年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所引起。太平洋的赤道宽度是大西洋的 3倍 ,但不致于影响全球气候 ;大西洋的影响范围虽小 ,然而却非常明显 ,尤其是在环流改变时 ,国际研究项目 (气候变化与可预见性 )将对大西洋气候变化机制和可预见性做深入的探讨。热带大西洋地区大气 海洋相互作用 ,在春季 (3— 5月 )引起巴西至加勒比海的南美东海岸、在秋季 (8— 9月 )引起非洲亚撒哈拉西部年际降雨量和时间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2.
运城盆地11 kaBP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与湖面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黄土区湖泊沉积研究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是对黄土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补充和检验。通过山西运城盆地硝地湖泊沉积物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结合史料记载,探讨了该地区11kaBP以来古气候演化和湖面波动的历史。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YD(Younger Dryas)事件,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有显著的趋势,最高湿润度发生在7.88-5.15和5kaBP后,气候逐渐变干,湖面波动与气候波动相关,全新世早期湖面开始上升,湖泊扩张,5kaBP后湖泊萎缩,盐类结晶析出。  相似文献   
113.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根据1998-1998年长江和长江口河水和雨水的现场调查、历史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和输送调查。估算表明,降水无机氮、农业非点源氮(化肥和土壤流失的氮)和点源污水氮的输入分别占长江口无机氮输出通量的62.3%、18.5%和14.4%。氮的降水输入是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来源,进入长江的降水氮仅仅大约占长江流域全部降水氮的36.8%。降水米要受控于化肥气态损失、化石燃料及动植物过程中释放的物质等。实际上,化肥N的气态损失和农业非点源流失大约占长江流域年化肥N使用量的60%,这是控制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4.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5.
冲绳海槽中部南奄西海丘底热液活动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科学》1994,(5):34-39
  相似文献   
116.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洁  徐常芳 《地震地质》1989,11(1):35-45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水科学进展》2008,19(2):152
2008年3月21日上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纪念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涉水卫生”,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水利部剐部长周英致辞并主持座谈会,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20.
《浙江地质》2008,(7):9-11
2008年6月25日上午,省国土资源厅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暨嘉善国土资源教育基开馆仪式,在嘉善国土资源局隆重举行。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永民出席开馆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特意发来了贺电,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处室、嘉兴市各国土资源局以及嘉善县党政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到场致贺,嘉善县有关部门和乡镇村代表应邀前来。一个仅仅利用县国土资源局一楼大厅、面积不足400平方米的展馆,何以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如此重视,何以吸引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