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略论西藏斯匹提页岩的地层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由外斯的分子场理论推出:铁磁物质的居里点要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地球的内核会因受到巨大的压强使居里点提高,超过内核的温度而保持铁磁性,为地磁成因的铁磁体假说找到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位于藏东的义敦地体是研究青藏高原和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在早古生代时期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演化过程尚不明确。沉积岩中碎屑锆石记录了物源区丰富的地质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示踪沉积物源和古地理重建。本文对义敦地体三件下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样品开展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三件样品均具有“多峰”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其U-Pb年龄主要集中在约2535~2350 Ma、约1000~900 Ma、约890~750 Ma和约590~520 Ma四个区间,对应的εHf(t)值分别为-8.8~13.1、-11.8~10.0、-20.1~12.6和-27.6~6.1。综合本次研究结果和前人数据,提出义敦地体下古生界变沉积岩中约2535~2350 Ma和约890~750Ma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邻区松潘-甘孜地体和华南地块,而约1000~900 Ma和约590~520 Ma年龄段的碎屑锆石主要源自东冈瓦纳大陆Rayner-Eastern Ghats、Prydz-Darling和Kuunga造山带的岩浆岩。对比该地层与区内新元古界碎屑岩及相...  相似文献   
104.
张雪旎  聂凤军  王佳新 《地质通报》2015,34(6):1203-1216
斯克瑞斯斑岩型铜矿位于希腊北部哈尔基迪基半岛,塞尔维亚马其顿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侵入到韦尔蒂斯科斯组的古近纪—新近纪碱性岩体中,岩体的分布受深部断裂影响。截至2011年,斯克瑞斯矿床已开采5.2×108t铜,Cu平均品位为0.5%,Au平均品位为0.8×10-6,Pd平均品位为110×10-9,Pt平均品位为17×10-9。铜-金矿化呈脉状、网脉状及浸染状分布于岩体及围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等,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等。锆石U-Pb年龄、全岩Ar-Ar年龄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岩浆侵位与成矿作用之间关系密切,其形成时代约为19Ma。该矿床以Pd-Pt含量较高为特征。对斯克瑞斯斑岩型富铂族元素斑岩铜矿特点及成矿规律的系统总结,可以为在中国境内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柯坪-乌什地区露头剖面的宏微观工作发现,寒武系纽芬兰统玉尔吐斯组存在3期稳定发育的古暴露面,并具有(1)铁质结壳层、(2)近地表喀斯特(塑形)角砾、(3)溶沟、溶缝及囊状溶洞、(4)岩溶系统内的角砾、陆源碎屑充填物、(5)暴露面之上的地层超覆等暴露标志。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玉尔吐斯组并非连续沉积,内部存在多个沉积间断,并与肖尔布拉克组为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同时,在与灰岩和白云岩早成岩期岩溶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先期渗滤条件较差的混积岩(硅质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早成岩期岩溶以充填程度较高的溶沟、溶缝和小型溶洞发育为特征,且水平潜流岩溶带发育不成熟;以此区别于灰岩和云岩型早成岩期岩溶发育的相控溶蚀孔洞、岩溶花斑和近原地角砾化等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条件下的早成岩期暴露岩溶特征及储集层优化与否更多受岩石组构特征控制,由此推断在相对封闭的埋藏条件下,先期致密化的岩石难以经历岩溶改造形成相控的孔洞型储集层。这一认识不仅对深埋条件下储集层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早成岩期岩溶地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6.
佩塔维厄斯幅月球地质图(LQ-21)位于近月面与远月面交接位置,又处于月海和月陆的过渡区,周边邻近酒海、丰富海、史密斯海等大型撞击盆地,是月球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一个典型区域。研究该地区的地质发育概况有助于了解月球的发展演化历史。本文利用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和“嫦娥二号”(CE-2)CCD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应用ArcGIS平台,开展月表物质成分、构造要素、地质时代信息的研究和数字填图工作,编制了1: 2 500 000佩塔维厄斯幅(LQ-21)数字月球地质图,总结了该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并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7.
巴西卡拉加斯地区大规模铁-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是世界上矿床类型最为丰富、资源聚集程度最高的成矿带之一。早期该地区以巨型的浅层富集型铁-锰矿著称,近年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群)。并且,该区的小型脉状铜-金(钨-锡)矿床、浅成热液型金-钯-铂矿床、沉积型锰矿床和与超基性岩石关的铬-镍矿床也很有特色。综合研究表明,这一区域发生了4期成矿作用:新太古代早期铁-锰成矿作用、新太古代晚期铜-金-铀-稀土元素成矿作用、古元古代晚期铜-金(钨-锡)成矿作用和新元古代晚期金-铜成矿作用。而后新生代的表生作用,特别是红土化去硅富集作用对其进行了富集改造,形成了卡拉加斯地区大规模铁-铜-金矿集区。  相似文献   
108.
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是目前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中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预测方法。该办法首先确定外贸年增长率预测外贸量,然后通过生成系数得到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然而,在进行中长期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时,未来外贸年增长率的确定经常缺乏依据,导致长期预测结果精度较差。论文通过利用逻辑斯蒂增长模型进行中长期经济增长预测,再利用经济增长与外贸量的回归分析进行外贸量预测来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完成了天津港2005~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任务。从原理和结果上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更为适宜和先进的方法,可以用来改进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提高中长期集装箱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9.
莱州湾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2000年和2001年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莱州湾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发现枯水期间以角毛藻和斯氏根管藻为主要优势种类,丰水期间以角毛藻,骨条藻,佛氏海毛藻等为主要优势种类,总量平面分布极不均匀,枯水期间密集区在西部近岸水域,丰水期间密集区由近岸扩展至中部水域,总量变动与无机氮含量密切相关,枯水期间近岸水域内多样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0.
笔者研究了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泥质岩石中有机质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并探讨了拉曼光谱参数对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表征。研究区样品D1谱带吸收峰平均值位于1 350.55 cm~(-1)附近,G谱带吸收峰平均值位于1 602.55 cm~(-1)附近,G谱带与D1谱带的位置差变化于252.00±;G谱带与D1谱带的面积比集中在0.52附近,表明有机质经历的热演化温度约为250℃。应用拉曼光谱地质温度计估算了有机质的热演化温度,其平均温度为265℃;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地质温度计估算的有机质热演化平均温度为273℃,两者吻合。综合分析部分估算温度偏高的原因,结合无机矿物的成因标志,揭示研究区中二叠统哲斯组地层经历的极低级变质温度可能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