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32.
无人机遥感技术制作 DEM 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飞 《全球定位系统》2015,(3):65-66,76
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制作地表模型DSM ,由于测区地物的存在,地表模型不能替代DEM ,本文提出利用激光点云处理软件 Terrasolid软件,通过高程分类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通过人机互助快速提取出地面点制作DEM 。  相似文献   
33.
国内外对天体撞击地球的撞击构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覃功炯  欧强  常旭 《地学前缘》2001,8(2):345-352
以 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论文为基础 ,综述了国内外撞击构造研究的最新进展 ,分 4个方面 :(1)新的撞击坑发现与报道 :除已知的 145个之外 ,还有巴西的 14个撞击坑 ,其中 7个目前已经证实 ;蒙古的 2 0个撞击坑 ,其中 11个已经证实 ;中国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发现和报道的 8个撞击坑和对它们的研究简况。 (2 )撞击构造与地球演化 :涉及到地球的起源 ,天体撞击在地球形成中的作用 ,撞击周期 ,撞击与地磁 ,地轴变动的关系 ,撞击作用与板块构造 ,撞击与地球内动力的关系 ,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的撞击作用对比。 (3)撞击构造研究方法 :包括对复杂撞击坑中心隆起的深钻研究成果 ,对海洋巨型撞击坑的地震测量 ,撞击熔岩的分异与蚀变的物理化学实验计算 ,深部流体与撞击作用的研究进展 ,撞击压力测量的新方法 ,撞击变质作用在矿物学上的进展 ,撞击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 )撞击构造与经济矿产 :包括金刚石 ,宝玉石 ,Au ,Ag ,Cu ,Ni,Co ,Se ,Te ,Pb ,Zn ,PGE ,REE ,U ,Th等多种元素与矿产以及石油、煤、天然气与撞击构造的关系 ,这些矿产在成因、分布规律、控制作用与撞击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戴塔根 《地质通报》2005,24(10):1013-1015
湖南省境内有色金属矿产十分丰富,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但经过多年的开采,90%以上的矿山都面临储量危机的困难,而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常规的找矿技术路线已很难打开找矿效果不佳的局面。因此,在找矿预测过程中,必须以新的理论为指导,采用新的思路,从新的成矿与控矿因素、新的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模式入手,结合有效的常规手段与新技术,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并深入分析前人已有成果和投入大量现场调查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实现储量危机矿山找矿预测的突破。  相似文献   
35.
栗木矿田某些新方法找矿试验研究和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栗木矿田进行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地电提取、吸附相态汞新方法试验研究表明,钨锡长石石英脉矿床上获得了高、低双峰电导率异常、单峰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钽铌花岗岩型矿床上获得锯齿状电导率异常、双峰夹一谷的“凹”形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表明在常规化探方法反映不出异常的厚层覆盖区,新方法能测出强度高、衬度大且与矿体位置吻合较好的异常。并对涧口—焦巴井找矿预测区三种新方法综合异常部位进行了工程验证,见到了矿体,说明各新方法找矿效果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6.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根据现有台网的分布密度、仪器配置的状况和目前震相判读精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来提高地震定位的效率和精度。主要思想有采用“全局搜索和单纯形综和求解法”求解方程的极值,计算中考虑地球曲率,并做椭球校正。采用“翻台法”来改善目标函数、实现“目标函数拉伸”的思想、控制解域和自行调整发震时刻提高求解的稳定性和精度。采用“模拟退火法”的物理性质来控制试错解的跨越长度,提高求解效率和解的分辨精度。采用区域走时表加台站校正值的思想来减小速度模型的复杂性。采用PTD方法和sPn-Pn方法来求震源深度。在地震定位过程中显示地图经纬度,同步演示定位过程及结果。同时还在屏幕上显示传统的交切结果以帮助分析人员判定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区域走时表采用地壳曲面模型,允许模型带有低速层,各层具有梯度,且不限层数,自动使用台站校正值并给出定位误差。根据上述思想和不同的需要分别编制了地方、区域台网定位程序,全国、全球地震定位程序,极远震定位程序用于速报和专门用于研究的地震定位程序。这些程序还带有求震源深度和震级的功能。对于专门进行地震定位研究的工作,还提供了绘制地震定位误差二维等值线图和三维误差分布图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田锡祜 《地理教学》1995,(5):16-16,19
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亦应有相应的变化。地理教师长期在同一环境下应用已为自己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对吸收地理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形成,不易改变。1993年普遍使用义务教育教材以来,  相似文献   
38.
多源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融合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航数据更新频率低、数据重复获取、工作量大等具体问题, 在研究相关数据模型、空间变换原理和误差评价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源矢量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融合方法,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9.
借鉴Parry(1986)方法的思路, 提出求解含CO2盐水流体包裹体摩尔体积和组分(Vm-X)的新方法. 新方法以实测包裹体气-液相CO2部分均一温度及均一方式(Th,CO2), 包裹体盐度(S)和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Th)为原始数据, 构建了含XCO2、XNaCl、Vm及F(包裹体气-液相CO2部分均一时CO2相的充填度)四个未知量的四个关联方程. 通过解四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求取包裹体的Vm-X值. 前三个方程为XCO2、XNaCl和Vm的数学表达式, 它们只与Th,CO2、S和F相关, 其简化的形式可表示为: ; ; . 第四个方程为包裹体完全均一时XCO2、XNaCl、Vm和Th间的热力学关系式, 简化形式为: . 解方程组要使用迭代求解法, 过程如下: 先给定F值代入前三个方程, 可分别求得XCO2、XNaCl和一个摩尔体积值Vm1, 然后把求得的XCO2、XNaCl代入方程f4 求出另一个摩尔体积值Vm2, 当Vm1=Vm2, Vm1(Vm2)、F、XCO2和XNaCl即为整个方程组的解, 如符合地质意义, 即求得了包裹体的Vm-X值. 与Parry(1986)方法相比, 该方法更易于使用, 对XCO2的求解也更精确. 新方法适用于求解CO2气-液相部分均一时, 温度高于笼合物熔化温度, 且不含固相石盐的含CO2盐水体系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40.
一种新的多因子综合预报方法及其预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EOF分析浓缩大范围场内大气环流主要信息 ,经过异常相关处理 ,选取达到高信度( 0 .0 0 1信度 )要求的一定数目的预报因子 ,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多因子综合预报方法 .通过对1 993~ 1 998年连续 6年的年、季时间尺度中国降水和中国气温预报能力评估 ,表明多因子综合预报方法预报效果比较稳定 ,预测能力较强 ,尤其是对夏季 ( 6~ 8月 )关键地区旱涝灾害的预报 ,准确率比较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