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白山市大安屯4.7级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安屯4.7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异常特征,同时其对出现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舒多友  张命桥  叶飞  吴自成 《贵州地质》2011,28(2):114-117,140
公鹅屯-青阳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过渡地段。区内成矿条件较好,已发现多处中小型沉积型钒矿床。区域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九门冲组(1j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顺层产出,严格受地层、岩性、古地理等控制。通过对该区钒矿产出地质特征,矿体与地层、岩性的关系,钒的富集规律、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新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  相似文献   
73.
辽宁北票四合屯地区早白垩世早期鸟类集群死亡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军  巩恩普 《地质论评》2003,49(4):347-354
通过大规模系统挖掘,在对四合屯7个含鸟层进行澄清的基础上,以四合屯剖面为主,黄半吉沟剖面为辅,分别在含鸟层的底板、含鸟层、含鸟层顶板,不含鸟沉积层及含鸟层底部的火山岩系统取样,进行多项相关元素分析。应用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根据其环境地球化学场特征,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重点对鸟类集群死亡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包括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铅(Pb)的卤化物盐(PbBr2、PbBrCl、Pb(OH)Br、(PbO)2PbBr2)及汞(Hg)蒸汽等有毒气体是导致鸟类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含鸟化石密集的原因是由于火山口在四合屯附近。  相似文献   
74.
应用数量化理论对集安复兴屯矿田矿产预测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集安复兴屯矿田1:25万矿产预测资料,采用网格单元在确定训练区和预测区的基础上,对于其中矿产预测地质变量、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对定性地质变量以0-1赋值法对其赋值,运用数量化理论Ⅲ进行计算分析,取前三个因子的标度因子得分对区内的地质控矿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从定量上为集安复兴屯矿田矿产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5.
梨树断陷秦家屯-秦东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认为,秦家屯断裂主要由两条右列侧接断裂组成,形成时间较早,主要活动期为早白垩世早期,对火石岭组地层沉积厚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秦东断裂发育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活动期应在登娄库期-泉头期早期,具有较明显的走滑特征。该断裂从早期已形成的两条秦家屯断裂之间切过。这两条断裂对该构造部位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先在K-L变换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改进的K-L变换即K-LL变换.然后利用复兴屯矿田重、磁资料对该区重、磁场,作了大量的位场转换处理,从中提取的与复兴屯矿区矿产预测有关的32个重磁变量.最后利用K-LL变换对由该区32个重磁变量进行变换压缩.以信息失小于5%为准则,选取前四个因子为组合变量形成该区矿产预测的重、磁场的有效标志空间,并对四个因子所代表的变量进行分析和确定.  相似文献   
77.
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静北灰岩古潜山地层时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厚  舒良树  邢志贵  魏喜  宋柏荣 《地层学杂志》2005,29(3):295-302,310,i009
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静北灰岩古潜山的地层时代,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认为属于中元古代长城纪。运用生物地层学、岩石学、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地层学、古地磁学及微量元素分析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方法,对该灰岩古潜山地层时代进行了综合分析,证实静北灰岩古潜山的地层由中元古界蓟县系、下古生界寒武系至奥陶系和上古生界石炭系至二叠系3套地层构成,这一新认识改变了将该灰岩古潜山地层时代整体归属中元古代长城纪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78.
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是著名的高凝油生产基地。本文从盖层分布特征、封盖性能等方面探讨两套区域盖层对油气富集的重要作用。通过流体超压研究,发现大民屯凹陷存在与两套区域盖层相对应的流体超压封盖系统。超压封盖对油气运聚有着重要作用。大民屯凹陷中可以划分为高蜡油油气系统和正常油气系统两个含油系统。两套区域封盖体系分别对高蜡油系统和正常油气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封盖作用。正是由于大民屯凹陷有严密的封盖体系,保证了其油气的高效聚集。  相似文献   
79.
大民屯凹陷油气运聚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油气组成非均质性,以大民屯凹陷丰富详实的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反演"了两大油气系统的油气主运聚方向.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油气总体组成非均质性、分子构成非均质性以及含氮化合物分布三方面的运移示踪效应基本一致,可以相互印证."反演"结果表明,正常油和高蜡油都是围绕各自生油洼陷中心向周围构造高部位的斜坡带运移,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沿着该运移路径上如果有合适的圈闭条件就会聚集成藏,这为下一步勘探目标预测提供了依据.流体定年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主成藏时期为沙一、二到东营早期.安福屯洼陷成藏稍早于荣胜堡洼陷,因而高蜡油成藏略早于正常油.  相似文献   
80.
陈余陇卓  蒋有录  楼达 《地质论评》2019,65(Z1):143-144
正作为连接源储的通道,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输导体系的研究对于认识油气运移聚集的路径与过程,预测油气藏可能存在的位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华等,2008)。输导体系各要素的发育程度及组合样式对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范婕等,2017),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所覆盖的区域是油气藏分布有利区(蒋有录等,2011)。若能充分认识研究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